七里瀨
- 拼音qī lǐ lài
- 注音ㄑ一 ㄌ一ˇ ㄌㄞˋ
- 繁體七里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里瀨[ qī lǐ lài ]
⒈ ?在浙江省桐廬縣南。兩山夾峙,東陽江奔瀉其間,水流湍急,連亙七里,故名。北岸富春山(嚴(yán)陵山)傳說為東漢嚴(yán)光(嚴(yán)子陵)耕作垂釣處。
引證解釋
⒈ ?在 浙江省 桐廬縣 南。兩山夾峙, 東陽江 奔瀉其間,水流湍急,連亙七里,故名。北岸 富春山 ( 嚴(yán)陵山 )傳說為 東漢 嚴(yán)光 ( 嚴(yán)子陵 )耕作垂釣處。
引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嚴(yán)光》“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(yán)陵瀨” 李賢 注引 南朝 陳 顧野王 《輿地志》:“七里瀨 在 東陽江 下,與 嚴(yán)陵瀨 相接,有 嚴(yán)山?!?br />唐 白居易 《新小灘》詩:“江南客見生鄉(xiāng)思,道似 嚴(yán)陵 七里灘。”
宋 梅堯臣 《讀范桐廬述嚴(yán)先生祠堂碑》詩:“人傳 七里灘,昔日來釣此。灘上水濺濺,灘下石齒齒。其人不可見,其事清且美。”
七里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(shí)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里 | lǐ | 里 | 7畫 | 基本字義 里(裏) lǐ(ㄌ一ˇ) ⒈ ?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 ⒉ ?街坊(古代五家為鄰,五鄰為里):里弄( lòng )。 ⒊ ?中國市制長度單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 ⒋ ?衣物的內(nèi)層:被里。 ⒌ ?內(nèi)部,與“外”相對,并引申為一定范圍以內(nèi):里外。心里。這里。那里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裏 裡 漢英互譯 inner、liner、lining、neighbourhood 相關(guān)字詞 外、表、面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unit of distance; village; lane |
瀨 | lài | 氵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瀨(瀨) lài(ㄌㄞˋ) ⒈ ?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:“石瀨兮淺淺”。 異體字 瀨 瀬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賴聲 English swift current; rapids |
七里瀨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里瀨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