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越
- 拼音qín yuè
- 注音ㄑ一ㄣˊ ㄩㄝ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秦越[ qín yuè ]
⒈ ?春秋時兩個國家,一南一北相距很遠,不大往來。后比喻兩方疏遠。
例這公子賦性慷慨,原不是秦越肥瘠,不肯引手一救之人。——《歧路燈》
英distant relationship;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時 秦 在西北, 越 居東南,相距極遠。詩文中常并舉以喻疏遠隔膜,互不相關(guān)。
引唐 韓愈 《爭臣論》:“﹝ 陽子 ﹞視政之得失,若 越 人視 秦 人之肥瘠,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嘉熙三年》:“四川 急則 荊 閫援之, 和 濡 急則 江 閫援之, 真 泰 急則 淮 閫援之,務要脈絡貫通,毋或 秦 越 相視?!?br />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懷古》:“今富貴子弟,鞭撻童僕,不知輕重,忍視骨肉疾苦,殆猶 秦 越,獨何心哉!”
清 黃景仁 《舟中詠懷》:“同調(diào)閑巖岑, 秦 越 罕投贈?!?br />蔡元培 《敬告全國同胞》:“今者戰(zhàn)端開矣,猶未至全國糜爛之境也,往者不諫,來者可追,吾儕而坐視其孰勝孰負,若 秦 越 人之視肥瘠,則亦已耳?!?/span>
國語辭典
秦越[ qín yuè ]
⒈ ?春秋時,秦國位于西北,越國居于東南,兩國相距遙遠。借以比喻關(guān)系疏遠,互不關(guān)心。
引《宋史·卷一七八·食貨志上六》:「愿陛下課官吏,使之任牛羊芻牧之責;勸富民,使之無秦越肥瘠之視?!?/span>
秦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越 | yuè | 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越 yuè(ㄩㄝˋ) ⒈ ?度過,超出:越過。越冬。越級。越軌。越權(quán)。越境。越位。越獄。越俎代庖。 ⒉ ?聲音、情感揚起,昂揚:激越。聲音清越。 ⒊ ?表示程度加深:越發(fā)(更加)。越加。越快越好。 ⒋ ?消散:“精神勞則越”。 ⒌ ?失墜,墜落:隕越。“射其左。越于車下”。 ⒍ ?中國古民族名:百越(亦作“百粵”)。 ⒎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。后用作浙江省東部的別稱:越劇。越鳧楚乙(“乙”,燕子。喻對于同一事物,由于自身 |
秦 | qín | 禾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秦 qín(ㄑ一ㄣ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一帶:朝( zhāo )秦暮楚。秦晉之好。秦樓楚館(舊時指妓院)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秦代。秦鏡高懸(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。亦稱“明鏡高懸”)。 ⒊ ?中國陜西省的別稱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'in 造字法 會意:從禾、從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; the Qin dynasty (from which the name 'China' comes) |
秦越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秦越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