闕遺
- 拼音quē yí
- 注音ㄑㄩㄝ 一ˊ
- 繁體闕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闕遺[ quē yí ]
⒈ ?缺失;疏忽。
⒉ ?缺少;遺漏。
引證解釋
⒈ ?缺失;疏忽。
引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封禪文>》:“是以 湯 武 至尊嚴,不失肅祗; 舜 在假典,顧省闕遺?!?br />呂延濟 注:“言 舜 居重位,常自顧省察,恐政治有所闕遺?!?br />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如有闕遺,退而自改。”
唐 韓愈 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想拾遺公冠帶就車,惠然肯來,舒所蓄積,以補綴盛德之有闕遺。”
清 劉大櫆 《姚南青五十壽序》:“士終日塵埃之中,東西馳逐,豈能於國家之闕遺,有毫毛之裨補哉?”
⒉ ?缺少;遺漏。
引漢 司馬相如 《難蜀父老》:“今封疆之內(nèi),冠帶之倫,咸獲嘉祉,靡有闕遺矣?!?br />宋 曾鞏 《英宗實錄院申請札子》:“其於搜訪事跡,以備撰述,尤在廣博,使無闕遺?!?br />樊增祥 《<東溪草堂詞選>自序》:“其不合者,雖有高世之名,未嘗附合,意在補 宛鄰 之闕遺,作詞林之 南 董,無俾箏琶之響,糅乎 正始 之音?!?/span>
闕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遺 | yí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遺(遺) yí(一ˊ) ⒈ ?丟失:遺失。遺落。 ⒉ ?漏掉:遺忘。遺漏。 ⒊ ?丟失的東西,漏掉的部分:補遺。路不拾遺。 ⒋ ?余,留:遺留。遺俗。遺聞。遺址。遺風。遺憾。遺老(a.經(jīng)歷世變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 ⒌ ?死人留下的:遺骨。遺言。遺囑。 ⒍ ?不自覺地排泄:遺尿。遺精。 ⒎ ?生物體的構(gòu)造和生理機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:遺傳。 ⒏ ?拋棄:遺棄。 異體字 遺 漢英互譯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、leave |
闕 | quē què | 門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闕(闕) quē(ㄑㄩㄝ) ⒈ ?古代用作“缺”字??杖保荷懈蛾I闕。有懷疑的事情暫時不下斷語,留待查考:闕疑。 ⒉ ?過錯:闕失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闕(闕) què(ㄑㄩㄝˋ) ⒈ ?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:宮闕。 ⒉ ?皇帝居處,借指朝廷:闕下。“待從頭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”。 ⒊ ?京城,宮殿:“城闕輔三秦”。 ⒋ ?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:墓闕。 異體字 闕 造字法 形聲:外形內(nèi)聲 English watch tower; palace |
闕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闕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