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服
- 拼音rú fú
- 注音ㄖㄨˊ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儒服[ rú fú ]
⒈ ?古代儒者的服飾。
⒉ ?泛指讀書人的服裝。
⒊ ?謂作為儒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儒者的服飾。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:‘夫子之服,其儒服與?’ 孔子 對曰:‘ 丘 少居 魯,衣逢掖之衣。長居 宋,冠章甫之冠。 丘 聞之也,君子之學(xué)也博,其服也鄉(xiāng)。
引丘 不知儒服。’”
鄭玄 注:“逢,猶大也。大掖之衣,大袂襌衣也?!?br />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路 后儒服委質(zhì),因門人請為弟子?!?/span>
⒉ ?泛指讀書人的服裝。
引清 卓爾堪 《從軍行》:“上堂仍儒服,未忍換戎裝?!?br />丁玲 《母親》:“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個(gè)鳳冠霞帔的老太太,而這里是一個(gè)儒服儒巾的少年?!?/span>
⒊ ?謂作為儒生。
引明 李贄 《答鄧明府》: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(qiáng)談佛,今居佛國矣,又強(qiáng)談儒。”
儒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儒 | rú | 亻 | 16畫 | 基本字義 儒 rú(ㄖㄨˊ) ⒈ ?指讀書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識多聞的大學(xué)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舊指學(xué)術(shù)界)。儒雅(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(fēng)貌)。 ⒉ ?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(shí)代以孔子、孟子為代表的一個(gè)學(xué)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術(shù)。儒學(xué)。 ⒊ ?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 異體字 ? 偄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需聲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 |
服 | fú fù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服 fú(ㄈㄨˊ) ⒈ ?衣裳:服裝。制服。 ⒉ ?穿衣裳:服喪。服用(a.指穿衣服、用器物;b.吃藥)。 ⒊ ?作,擔(dān)任:服務(wù)。服刑。服兵役。 ⒋ ?順從:信服。佩服。降( xiáng )服。服辯(舊指認(rèn)罪書)。服膺(牢記在胸中,衷心信服)。 ⒌ ?習(xí)慣,適應(yīng):不服水土。 ⒍ ?吃(藥):內(nèi)服。 ⒎ ?乘,用:服牛乘( chéng )馬。 ⒏ ?姓。 其他字義 服 fù(ㄈㄨˋ) ⒈ ?量詞,指中藥(亦作“付”):兩服藥。 異體字 箙 漢英互譯 be c |
儒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儒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