濡染
- 拼音rú rǎn
- 注音ㄖㄨˊ ㄖㄢˇ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濡染[ rú rǎn ]
⒈ ?沾染;受熏陶。謂描繪和表現(xiàn)。浸濕。常指運筆寫字作畫。
引證解釋
⒈ ?沾染;受熏陶。
引唐 歐陽詹 《出門賦》:“路實多岐,絲無定色,任玄黃之濡染,信疆理之南北。”
宋 蘇籀 《欒城先生遺言》:“公言近世學(xué)問,濡染陳俗, 卻人 雖善士,亦或不免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四:“后 文正 子 文清 相國, 文莊 子 山舟 學(xué)士,果濡染家學(xué),八法冠時,碑版大書,照曜四裔?!?/span>
⒉ ?謂描繪和表現(xiàn)。
引聞一多 《詩與批評》:“杜甫 之后有了 白居易,白居易 不單是把筆濡染著社會,而且他為當(dāng)前的事物提出他的主張與見解?!?/span>
⒊ ?浸濕。常指運筆寫字作畫。
引唐 李商隱 《韓碑》詩:“公退齋戒坐小閤,濡染大筆何淋灕!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紫姑大書字》:“墨漿以大器貯,備濡染也?!?br />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手談》:“[外]仙姑手中佳扇,為何無人題寫?[旦]欲求足下濡染,未敢輕凟?!?br />郭沫若 《木筆》詩:“蘸足紫墨水,好向紙上寫新詩,問誰在濡染大筆,這樣地淋漓?”
國語辭典
濡染[ rú rǎn ]
⒈ ?感染、參雜。
引宋·蘇籀〈遺言〉:「公言近世學(xué)問,濡染陳俗卻人,雖善士亦或不免。 」
近沾染
⒉ ?濕潤。常指提筆寫字作畫。
引唐·李商隱〈韓碑〉詩:「公退齋戒坐小閣,濡染大筆何淋漓?!?br />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第一〇出》:「(外)?仙姑手中佳扇,為何無人題寫?(旦)?欲求足下濡染,未敢輕凟?!?/span>
英語to infect, to influence, to dip (in ink)?
法語imbiber, tremper
濡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濡 | rú | 氵 | 17畫 | 基本字義 濡 rú(ㄖㄨˊ) ⒈ ?沾濕,潤澤:濡筆。濡濕。濡染。耳濡目染。相濡以沫(“沫”,唾沫,喻同處困境,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)。 ⒉ ?停留,遲滯:濡滯。 ⒊ ?含忍:濡忍。 異體字 渜 渪 溽 胹 軟 漢英互譯 immerse、moisten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需聲 English immerse, moisten; wet, damp |
染 | rǎn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染 rǎn(ㄖㄢˇ) ⒈ ?把東西放在顏料里使著色:染料。染色。染坊。染缸。印染。 ⒉ ?感受疾病或沾上壞習(xí)慣或接觸到什么:染病。感染。傳染。沾染。一塵不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atch、conraminate、dye、imbrue、soil、tincture、tinge、yarn-dy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dye; be contagious; infect |
濡染的近義詞
濡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