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鼎
- 拼音sān dǐng
- 注音ㄙㄢ ㄉ一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鼎[ sān dǐng ]
⒈ ?古代祭禮,因等級而異制,士用三鼎,大夫用五鼎。
⒉ ?相傳黃帝作三寶鼎。象天、地、人。見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祭禮,因等級而異制,士用三鼎,大夫用五鼎。
引《儀禮·士昏禮》:“期初昏,陳三鼎於寢門外東方、北面、北上?!?br />鄭玄 注:“鼎三者、升豚、魚、臘也?!?br />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君所謂踰者,前以士,后以大夫,前以三鼎,而后以五鼎與?”
趙岐 注:“《禮》:士祭三鼎,大夫祭五鼎故也。”
《南齊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四爵內(nèi)陳,義不期侈;三鼎外列,事豈存奢。”
⒉ ?相傳 黃帝 作三寶鼎。象天、地、人。見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鍾繇傳》“文帝 在東宮賜 繇 五熟釜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太子與 繇 書曰:‘昔 有黃 三鼎, 周 之九寶,咸以一體使調(diào)一味,豈若斯釜五味時芳?’”
三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(yùn)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(dāng)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三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