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都賦
- 拼音sān dōu fù
- 注音ㄙㄢ ㄉㄡ ㄈㄨˋ
- 繁體三都賦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都賦[ sān dōu fù ]
⒈ ?晉·左思作。構(gòu)思十年始成,豪貴之家競相傳抄,洛陽為之紙貴。見《晉書·左思傳》。后因以“三都賦”指廣為流傳的名篇。
引證解釋
⒈ ?晉 左思 作。構(gòu)思十年始成,豪貴之家競相傳抄, 洛陽 為之紙貴。見《晉書·左思傳》。后因以“三都賦”指廣為流傳的名篇。
引明 馮惟敏 《不伏老》第四折:“再來不上《三都賦》,此去休過 萬里橋。”
國語辭典
三都賦[ sān dū fù ]
⒈ ?文章名。晉左思撰,分為〈蜀都賦〉、〈吳都賦〉、〈魏都賦〉三篇。敘述三國時(shí)蜀都益州、吳都建業(yè)、魏都鄴三地的形勢、物產(chǎn)等情況。
三都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賦 | fù | 貝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賦(賦) fù(ㄈㄨˋ) ⒈ ?舊指田地稅:田賦。賦稅。 ⒉ ?中國古典文學(xué)的一種文體。 ⒊ ?念詩或作詩:登高賦詩。 ⒋ ?給予,亦特指生成的資質(zhì):賦予。賦有。天賦。稟賦。 ⒌ ?古同“敷”,鋪陳,分布。 異體字 賦 ? 漢英互譯 endow with、tax、ode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武聲 English tax; give; endow; army; diffuse |
都 | dū dōu | 阝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都 dū(ㄉㄨ) ⒈ ?大都市:都市。都會。通都大邑。 ⒉ ?一國的最高行政機(jī)關(guān)所在的地方,京城:首都。國都。京都。建都。 ⒊ ?美好:“雍容閑雅,甚都”。都麗。都雅。 ⒋ ?總:都為一集。 ⒌ ?居:“都卿相之位”。 ⒍ ?古代稱頭目、首領(lǐng)。 ⒎ ?姓。 其他字義 都 dōu(ㄉㄡ) ⒈ ?全,完全:都要。功課學(xué)得都不錯。 ⒉ ?表示語氣的加重:一動都不動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ll、big city、capital 相關(guān)字詞 皆、全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者聲 |
三都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都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