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鼎足
-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
-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分鼎足[ sān fēn dǐng zú ]
⒈ ?形容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。
英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;
引證解釋
⒈ ?謂一分為三,如鼎足之并立。
引語本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勢莫敢先動。”
《后漢書·竇融傳》:“欲三分鼎足,連衡合從,亦宜以時定?!?br />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四回:“后來 蘇學(xué)士 有古風(fēng)一篇,單詠躍馬 檀溪 事。詩曰:‘……三分鼎足渾是夢,蹤跡空留在人間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分鼎足[ sān fēn dǐng zú ]
⒈ ?比喻三方勢力均等、共存的局面。參見「鼎足而立」條。
引《文選·嵇康·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「自謂三分鼎足之勢,可與泰山共相終始。」
元·關(guān)漢卿《單刀會·第一折》:「想三分鼎足已定,曹操占了中原,孫仲謀占了江東,劉玄德占了西蜀?!?/span>
近三足鼎立
三分鼎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足 | zú | 足 | 7畫 | 基本字義 足 zú(ㄗㄨˊ) ⒈ ?腳:足下(對對方的敬稱)。足跡。足球。足壇。失足。高足(敬辭,稱別人的學(xué)生)。舉足輕重。畫蛇添足。 ⒉ ?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 ⒊ ?充分,夠量:足月。足見。足智多謀。 ⒋ ?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 ⒌ ?值得,夠得上:不足為憑。微不足道。 ⒍ ?增益:以晝足夜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止 English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分 | fēn fèn | 刀 | 4畫 | 基本字義 分 fēn(ㄈㄣ) ⒈ ?區(qū)劃開:分開。劃分。分野(劃分的范圍)。分界。分明。條分縷析。分解。 ⒉ ?由整體中取出或產(chǎn)生出一部分:分發(fā)。分憂。分心勞神。 ⒊ ?由機構(gòu)內(nèi)獨立出的部分:分會。分行( háng )。 ⒋ ?散,離:分裂。分離。分別。分崩離析。分門別類。 ⒌ ?辨別:區(qū)分。分析。 ⒍ ?區(qū)劃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 ⒎ ?一半:人生百年,晝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 其他字義 分 fèn(ㄈㄣˋ) ⒈ ?名位、職責(zé)、權(quán)利的限度:分所當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三分鼎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