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口
- 拼音sān jiāng kǒu
- 注音ㄙㄢ ㄐ一ㄤ ㄎㄡ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江口[ sān jiāng kǒu ]
⒈ ?指江蘇省·吳江縣北,吳淞江、婁江、東江分流處。指湖南省·岳陽北,洞庭湖水入長江處。指湖北省·漢口西。指浙江的曹娥江、錢清江、浙江三水于???/u>匯合處。見清·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四·會稽縣》。指云南、貴州、廣西三省之南盤江、多衣江、九龍河交匯處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江蘇省 吳江縣 北, 吳淞江、婁江、東江 分流處。
引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不知 越王 將選死士出三江之口,入五湖之中,屠我 吳國?!?/span>
⒉ ?指 湖南省 岳陽 北, 洞庭湖 水入 長江 處。
⒊ ?指 湖北省 漢口 西。 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五回:“孔明 欣然從之,一同登舟,駕起帆檣,迤邐望 夏口 而進(jìn)。
引離三江口 五六十里,船依次第歇定?!?/span>
⒋ ?指 浙江 的 曹娥江、錢清江、浙江 三水于??趨R合處。見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四·會稽縣》。
⒌ ?指 云南、貴州、廣西 三省之 南盤江、多衣江、九龍河 交匯處。他如 廣東 郁水(西江 )、 湞水(北江 )、 浪水(東江 )合流處, 廣西藤江、繡江、桂江 合流處都叫 三江口。
引《詩刊》1978年第2期:“三江口 的過去是十分悲慘的。”
三江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??诓拧?邶X??谌魬液?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江 | jiāng | 氵 | 6畫 | 基本字義 江 jiāng(ㄐ一ㄤ) ⒈ ?大河的通稱:江山。江河。江天。江干( gān )(江邊)。江心補漏(喻錯過時機,補救已遲)。 ⒉ ?特指中國長江:江防。江漢。江淮。江左(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(qū),亦指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(qū))。江右(a.古代指長江下游北岸,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區(qū);b.舊時江西省的別稱)。江東(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(qū),亦指三國時吳國的全部地區(qū))。江表(古代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(qū))。 ⒊ ?姓。 異 |
三江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江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