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脊茅
- 拼音sān jǐ máo
- 注音ㄙㄢ ㄐ一ˇ ㄇㄠ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脊茅[ sān jǐ máo ]
⒈ ?江淮間產(chǎn)的一種茅草。莖有三棱。亦名菁茅。古代以為祥瑞,多用于祭祀。
引證解釋
⒈ ?江 淮 間產(chǎn)的一種茅草。莖有三稜。亦名菁茅。古代以為祥瑞,多用于祭祀。
引《南史·江夏王劉義恭傳》:“大明 元年,有三脊茅生 石頭 西岸,又勸封禪,上甚悅?!?br />宋 劉敞 《三脊茅記》:“古之祭祀無(wú)不用茅者,而至於封禪則必三脊茅以為神藉。三脊茅出於 江 淮 之間,蓋非其地不生。而 江 淮 之間則皆 楚 越 國(guó)也,有王者則后服,無(wú)王者則先叛,自 三代 之君莫不患之。故封禪者,必三脊茅,其意以為能服 楚 越,使以其職來(lái)貢?!?/span>
三脊茅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茅 | máo | 艸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茅 máo(ㄇㄠ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開(kāi)花,后生葉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莖可食,亦可入藥。葉可編蓑衣(亦稱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廬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矛聲 English reeds, rushes, grass; surname |
脊 | jǐ | 月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脊 jǐ(ㄐ一ˇ) ⒈ ?人和動(dòng)物背上中間的骨頭:脊椎。脊髓。脊柱。脊梁。脊背。脊椎動(dòng)物。 ⒉ ?中間高起的部分:山脊。屋脊。書(shū)脊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raphe、ridg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spine, backbone; ridge |
三脊茅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脊茅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