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論
- 拼音sān lùn
- 注音ㄙㄢ ㄌㄨㄣˋ
- 繁體三論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論[ sān lùn ]
⒈ ?指所論三事。
⒉ ?《論語(yǔ)》有《魯論語(yǔ)》《齊論語(yǔ)》《古文論語(yǔ)》三種,合稱(chēng)“三論”。
⒊ ?佛教三論宗所依據(jù)的經(jīng)典,即《中論》、《百論》、《十二門(mén)論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所論三事。 《呂氏春秋·應(yīng)言》:“魏王 將入 秦,魏敬 謂王曰:‘以 河內(nèi) 孰與 梁 重?’王曰:‘ 梁 重?!衷唬骸?梁 孰與身重?’王曰:‘身重?!衷唬骸羰?秦 求 河內(nèi) 則王將與之乎?’王曰:‘弗與也。’ 魏敬 曰:‘ 河內(nèi) 三論之下也,身三論之上也。
引秦 索其下而王弗聽(tīng),索其上而王聽(tīng)之,臣竊不取也。’王曰:‘甚然。’乃輟行?!?br />高誘 注:“三論,謂 河內(nèi) 與 梁 及身也。”
⒉ ?《論語(yǔ)》有《魯論語(yǔ)》《齊論語(yǔ)》《古文論語(yǔ)》三種,合稱(chēng)“三論”。 三國(guó) 魏 何晏 《論語(yǔ)集解序》:“故有《魯論》,有《齊論》。
引魯共王 時(shí)嘗欲以 孔子 宅為宮,壞,得《古文論語(yǔ)》……凡二十一篇,篇次不與 齊 魯 論同?!?br />邢昺 疏:“此辨三論篇章之異也?!?/span>
⒊ ?佛教三論宗所依據(jù)的經(jīng)典,即《中論》、《百論》、《十二門(mén)論》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義解五·釋元暢》:“又善於三論,為學(xué)者之宗。”
《陳書(shū)·徐孝克傳》:“與諸僧討論釋典,遂通三論?!?br />《南史·傅縡傳》:“縡 篤信佛教,從 興皇寺 慧朗法師 受三論,盡通其學(xué)。”
三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論 | lùn lún | 讠 | 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論(論) lùn(ㄌㄨㄣˋ) ⒈ ?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:論斷。論點(diǎn)。論辯。論據(jù)。論者。議論。討論。辯論。 ⒉ ?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論和言論:理論。輿論。專(zhuān)論。社論。 ⒊ ?學(xué)說(shuō),有系統(tǒng)的主張:系統(tǒng)論。 ⒋ ?看待:一概而論。 ⒌ ?衡量,評(píng)定:論罪。論功行賞。 ⒍ ?按照:論件。論資排輩。 ⒎ ?姓。 其他字義 論(論) lún(ㄌㄨㄣˊ) ⒈ ?古同“倫”,條理。 ⒉ ?〔論語(yǔ)〕中國(guó)古書(shū)名,內(nèi)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(mén)人的言行 |
三論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論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