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茅鐘
- 拼音sān máo zhōng
- 注音ㄙㄢ ㄇㄠˊ ㄓㄨㄥ
- 繁體三茅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茅鐘[ sān máo zhōng ]
⒈ ?杭州·七寶山·寧壽觀原為三茅堂,宋紹興中,賜古器玩三種,其二為唐鐘,本唐·澄清觀舊物,禁中每聽鐘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(jié)。見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十三。
引證解釋
⒈ ?杭州 七寶山 寧壽觀 原為 三茅堂,宋紹興 中,賜古器玩三種,其二為 唐 鐘,本 唐 澄清觀 舊物,禁中每聽鐘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(jié)。見《咸淳臨安志》卷十三。
引宋 陸游 《縱筆》詩之四:“坊遠(yuǎn)不聞宮漏聲, 三茅 鐘殘窗欲明。”
宋 姜夔 《鷓鴣天·丁巳元日》詞:“三茅 鐘動(dòng)西窗曉,詩鬢無端又一春?!?/span>
三茅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鐘 | zhōng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鐘(鐘、鍾) zhōng(ㄓㄨㄥ) ⒈ ?金屬制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(shí)發(fā)聲:警鐘。編鐘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(shí)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(shù)也不同)。鐘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 ⒉ ?計(jì)時(shí)的器具:鐘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鐘。鐘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 ⒊ ?指某個(gè)一定的時(shí)間,小時(shí):鐘頭(小時(shí),如“開了一個(gè)鐘鐘的會”)。 ⒋ ?杯子。 ⒌ ?集中,專一:鐘情(感情專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茅 | máo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茅 máo(ㄇㄠ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開花,后生葉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莖可食,亦可入藥。葉可編蓑衣(亦稱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廬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矛聲 English reeds, rushes, grass; surname |
三茅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茅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