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面網(wǎng)
- 拼音sān miàn wǎng
- 注音ㄙㄢ ㄇ一ㄢˋ ㄨㄤˇ
- 繁體三面網(wǎng)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面網(wǎng)[ sān miàn wǎng ]
⒈ ?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:“湯出,見野張網(wǎng)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(wǎng)。’湯曰:‘嘻,盡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‘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(wǎng)?!T侯聞之,曰:‘湯德至矣,及禽獸?!焙笏煲浴熬W(wǎng)開三面”為寬刑和施行仁政之典實(shí)。亦作:三面羅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三面羅”。
引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:“湯 出,見野張網(wǎng)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(wǎng)。’ 湯 曰:‘嘻,盡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‘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(wǎng)?!T侯聞之,曰:‘ 湯 德至矣,及禽獸?!?br />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靈帝紀(jì)》:“蓋聞諸經(jīng)典, 殷湯 開三面之網(wǎng),而四方歸仁?!?br />北周 庾信 《和王內(nèi)史從駕狩》詩:“猶開三面網(wǎng),誰肯一山重?!?br />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逃難》:“眾囚徒四散,三面網(wǎng)全開?!?br />晉 傅玄 《鼓吹曲·伯益》:“殷湯 崇天德,去其三面羅。”
《舊唐書·憲宗紀(jì)下》:“將士等迫於受制,非是本心。思去三面之羅,庶遵兩階之義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面網(wǎng)[ sān miàn wǎng ]
⒈ ?語本后比喻德政。
引《史記·卷三·殷本紀(jì)》:「湯出,見野張網(wǎng)四面,祝曰:『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(wǎng)?!粶唬骸何?,盡之矣!』乃去其三面?!?br />北周·庾信〈和王內(nèi)史從駕狩〉詩:「猶開三面網(wǎng),誰有一山重?!?br />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第三六出》:「眾囚徒四散,三面網(wǎng)全開,誰將秀才害?!?/span>
三面網(wǎng)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網(wǎng) | wǎng | 冂 | 6畫 | 基本字義 網(wǎng)(網(wǎng)) wǎng(ㄨㄤˇ) ⒈ ?用繩、線等結(jié)成的捕魚捉鳥的器具:魚網(wǎng)。網(wǎng)羅。網(wǎng)開一面(喻用寬大的態(tài)度來對待)。網(wǎng)漏吞舟(喻法令太寬,使壞人漏網(wǎng))。 ⒉ ?形狀像網(wǎng)的東西:電網(wǎng)。發(fā)網(wǎng)。 ⒊ ?像網(wǎng)一樣的縱橫交錯(cuò)的組織或系統(tǒng):網(wǎng)點(diǎn)。通信網(wǎng)。天羅地網(wǎng)。 ⒋ ?用網(wǎng)捕捉:網(wǎng)到一條大魚。 ⒌ ?像網(wǎng)似的籠罩著:眼睛里網(wǎng)著紅絲。 異體字 網(wǎng) 罓 罒 ? ? 漢英互譯 meshwork、net、netting、toil、web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et; network; KangXi radical 122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面 | miàn | 面 | 9畫 | 基本字義 面(麵) miàn(ㄇ一ㄢˋ) ⒈ ?頭的前部,臉:臉面。顏面。面目。面面相覷。 ⒉ ?用臉對著,向著:面對。面壁(a.面對著墻;b.佛教指面對墻壁靜坐修行)。 ⒊ ?事物的外表:地面。面友(表面的、非真心相交的朋友)。面額(票面的數(shù)額)。 ⒋ ?方位,部分:前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 ⒌ ?量詞,多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鼓。 ⒍ ?會見,直接接頭的:當(dāng)面。面議。面晤。耳提面命(“耳提”,提著耳朵叮囑;“面命”, |
三面網(wǎng)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面網(wǎng)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