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蘗
- 拼音sān niè
- 注音ㄙㄢ ㄋ一ㄝˋ
- 繁體三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蘗[ sān niè ]
⒈ ?亦作“三孽”。
⒉ ?謂一本生三蘗。原指韋、顧、昆吾,皆桀之黨,后亦泛指三個結黨的惡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三孽”。謂一本生三蘗。原指 韋、顧、昆吾,皆 桀 之黨,后亦泛指三個結黨的惡人。 《詩·商頌·長發(fā)》:“苞有三蘗,莫遂莫達。
引韋 顧 既伐, 昆吾 夏桀?!?br />毛 傳:“有 韋國 者,有 顧國 者,有 昆吾國 者。”
鄭玄 箋:“韋豕、韋彭,姓也, 顧、昆吾 皆 己 姓也。三國黨於 桀 惡?!?br />《文選·劉琨<答盧諶>詩》:“二族偕覆,三孽并根?!?br />李善 注:“三孽,謂 劉琨 之兄子…… 劉聰、劉曜、劉粲 也?!?/span>
三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蘗 | niè | 艸 | 20畫 | 基本字義 蘗 niè(ㄋ一ㄝˋ) ⒈ ?樹木砍去后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,泛指植物近根處長出的分枝:蘗枝。分蘗。 異體字 ? 枿 櫱 檗 糱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tump, sprout |
三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