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嘆
- 拼音sān tàn
- 注音ㄙㄢ ㄊㄢˋ
- 繁體三嘆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嘆[ sān tàn ]
⒈ ?亦作“三嘆”。
⒉ ?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三嘆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”
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(shī)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(yáng)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。”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。 《文選·陸機(jī)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。”
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三嘆[ sān tàn ]
⒈ ?幾度感嘆。比喻慨嘆之深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「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」
⒉ ?一人唱歌,三人應(yīng)和贊嘆。參見(jiàn)「一倡三嘆」條。
三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嘆 | tàn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嘆(嘆) tàn(ㄊㄢˋ) ⒈ ?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(zhǎng)氣:嘆氣。嘆息。悲嘆。嘆惋。長(zhǎng)吁短嘆。 ⒉ ?因高興、興奮、激動(dòng)而發(fā)出長(zhǎng)聲:嘆賞。嘆服。贊嘆。嘆觀止矣(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(diǎn))。 ⒊ ?吟詠:詠嘆。一唱三嘆。 異體字 又 嘆 歎 漢英互譯 acclaim、praise、sigh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igh, admire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嘆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嘆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