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徙成都
- 拼音sān xǐ chéng dōu
- 注音ㄙㄢ ㄒ一ˇ ㄔㄥˊ ㄉ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徙成都[ sān xǐ chéng dōu ]
⒈ ?相傳舜三度遷移,百姓慕德而從,所至處自成都邑。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 舜 三度遷移,百姓慕德而從,所至處自成都邑。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。
引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舜 有羶行,百姓悅之,故三徙成都,至 鄧 之虛,而有十萬家。”
成玄英 疏:“舜 避 丹朱,又不愿眾聚,故三度逃走,移徙避之。百姓慕德,從者十萬,所居之處,自成都邑?!?br />晉 稽康 《難養(yǎng)生論》:“且凡圣人,有損己為世,表行顯功,使天下慕之,三徙成都者?!?br />亦作“三徙成國”。 《呂氏春秋·貴因》:“舜 一徙成邑,再徙成都,三徙成國?!?/span>
三徙成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徙 | xǐ | 彳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徙 xǐ(ㄒ一ˇ) ⒈ ?遷移:徙居(搬家)。遷徙。流徙。 ⒉ ?古代稱流放的刑罰:徙邊(流放有罪的人到邊遠(yuǎn)地區(qū))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造字法 形聲:從彳、止聲 English move one's abode, shift, migrate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都 | dū dōu | 阝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都 dū(ㄉㄨ) ⒈ ?大都市:都市。都會。通都大邑。 ⒉ ?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(guān)所在的地方,京城:首都。國都。京都。建都。 ⒊ ?美好:“雍容閑雅,甚都”。都麗。都雅。 ⒋ ?總:都為一集。 ⒌ ?居:“都卿相之位”。 ⒍ ?古代稱頭目、首領(lǐng)。 ⒎ ?姓。 其他字義 都 dōu(ㄉㄡ) ⒈ ?全,完全:都要。功課學(xué)得都不錯。 ⒉ ?表示語氣的加重:一動都不動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ll、big city、capital 相關(guān)字詞 皆、全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者聲 |
成 | chéng | 戈 | 6畫 | 基本字義 成 chéng(ㄔㄥˊ) ⒈ ?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 ⒉ ?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的形態(tài)或狀況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學(xué)成才。蔚然成風(fēng)。 ⒊ ?變?yōu)椋洪L成。變成。 ⒋ ?可以,能行:成,就這么辦。 ⒌ ?稱贊人能力強:他辦事麻利,真成。 ⒍ ?夠,達(dá)到一定數(shù)量:成年累( lěi )月。 ⒎ ?已定的,定形的:成規(guī)。成俗。成見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 ⒏ ?十分之一: |
三徙成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徙成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