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三日
- 拼音sān yuè sān rì
- 注音ㄙㄢ ㄩㄝˋ ㄙㄢ ㄖ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ABAC式
詞語解釋
三月三日[ sān yuè sān rì ]
⒈ ?即上巳節(jié)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上巳節(jié)。 漢 以前取農(nóng)歷三月上旬之巳日, 三國 魏 以后改用三月三日,不用上巳。見《晉書·禮志下》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女巫》“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一月有上巳,據(jù)上旬之巳而為祓除之事,見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?!?br />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引《夏仲御別傳》:“仲御 詣 洛,到三月三日, 洛 中公王以下,莫不方軌連軫,并至南浮橋邊禊?!?br />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三月三日天氣新, 長安 水邊多麗人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月三日[ sān yuè sān rì ]
⒈ ?陰歷三月初三,即上巳。古人在這一天,有修褉的習(xí)俗,后演變?yōu)榇河物嬔绲墓?jié)日。
引唐·杜甫〈麗人行〉:「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。」
三月三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月 | yuè | 月 | 4畫 | 基本字義 月 yuè(ㄩㄝˋ) ⒈ ?地球最大的天然衛(wèi)星(亦稱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陽的光)。月蝕。 ⒉ ?計(jì)時單位:一月。月份。歲月不居(時光不停地流逝)。 ⒊ ?按月出現(xiàn)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 ⒋ ?形狀像月亮的,圓的:月餅。月琴。 ⒌ ?婦女產(chǎn)后一個月以內(nèi)的時間:月子。 異體字 ? 囝 肉 腎 漢英互譯 Diana、Luna、mo.、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; month; KangXi radical 74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日 | rì | 日 | 4畫 | 基本字義 日 rì(ㄖˋ) ⒈ ?離地球最近的恒星(亦稱“太陽”):日月星辰。日晷( guǐ )(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)。日珥。日薄西山(太陽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)。 ⒉ ?白天,與“夜”相對:日班。 ⒊ ?天,一晝夜:多日不見。今日。日程。 ⒋ ?某一天:紀(jì)念日。 ⒌ ?計(jì)算工作的時間單位,通常以八小時或六小時為一個工作日。 ⒍ ?時候:春日。往日。 ⒎ ?每天,一天一天地:日記。日益。 ⒏ |
三月三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月三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