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茶
- 拼音shān chá
- 注音ㄕㄢ ㄔㄚˊ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山茶[ shān chá ]
⒈ ?山茶屬灌木或喬木,葉光滑常綠,花紅色或白色,很美麗,是名貴的觀賞植物。
英camelia;
引證解釋
⒈ ?常綠灌木或喬木。原產(chǎn) 中國,久經(jīng)栽培,為著名的觀賞植物。葉革質(zhì),有光亮。冬春開花。花形大,有紅白等色。品種繁多。花可入藥,子可榨油。俗名茶花。也叫耐冬花、曼陀羅樹。參閱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植下》、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山茶》。
引宋 張耒 《病起》詩:“多少山茶梅子樹,未開齊待主人來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浣溪沙·山塘即事》詞:“琴幾砑光麋緑竹,楸枰敲落水仙花,碧紗窗影浸山茶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九回:“一旁是個(gè)青緑花觚,應(yīng)時(shí)對景的養(yǎng)著一枝血點(diǎn)兒般紅的山茶花?!?/span>
⒉ ?山間產(chǎn)的茶葉。
引宋 沉與求 《曾宏父將往霅川見內(nèi)相葉公以詩為別次其韻以自見》之八:“野店山茶亦可口,試歊松火煮石泉。”
國語辭典
山茶[ shān chá ]
⒈ ?植物名。山茶科山茶屬,常綠喬木。高約七公尺,葉有柄,互生,長橢圓形,有光澤,先端尖銳,基部鈍形,細(xì)鋸齒緣,葉面呈深綠色。春季開花,大而美麗,有紅白等色。果實(shí)為球形蒴果,果皮頗厚,呈暗褐色。原產(chǎn)于大陸東北地區(qū)及日本、韓國,臺灣引種栽培于庭園,作為觀賞之用。
英語camellia
德語Kamelie (lat Camellia japonica)? (S, Bio)?
法語camélia
山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茶 | chá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茶 chá(ㄔㄚˊ) ⒈ ?常綠灌木,葉長橢圓形,有鋸齒,經(jīng)加工制為飲料,就是茶葉;秋末開花,白色;種子可榨油;木質(zhì)致密,供雕刻用:茶樹。茶農(nóng)。 ⒉ ?特指“茶葉”:綠茶。紅茶?;ú?。沱茶。龍井茶。烏龍茶。 ⒊ ?用茶葉沏成的飲料:茶水。茶飯。茶點(diǎn)(茶水、點(diǎn)心)。茶話會。茶博士(善于烹茶的人,亦指賣茶的人或茶館侍者)。茶余飯后。 ⒋ ?泛指某些飲料:茶湯。面茶。果茶。 ⒌ ?特指“茶點(diǎn)”:早茶。晚茶。 異體字 荼 |
山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山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