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場詩
- 拼音shàng chǎng shī
- 注音ㄕㄤˋ ㄔㄤˇ ㄕ
- 繁體上場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上場詩[ shàng chǎng shī ]
⒈ ?戲劇用語。腳色登場時常先念韻語數(shù)句,謂之“上場詩”。可用前人成作,亦可由劇作家自撰。其內容按人物的身份、年齡及劇情而有所不同。念過上場詩,接著便自述姓名、籍貫、身份,或交代與劇情有關的人物和情節(jié)。始于元,明·清仍之。例如:元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白發(fā)刁騷兩鬢侵,老來灰卻少年心。不思再謂皇家俸,但得自安抵萬金。老夫姓孟,雙名從叔,祖居汴梁·扶溝縣人氏?!逼渲小鞍装l(fā)刁騷兩鬢侵”等四句即為上場詩。
引證解釋
⒈ ?戲劇用語。腳色登場時常先念韻語數(shù)句,謂之“上場詩”??捎们叭顺勺?,亦可由劇作家自撰。其內容按人物的身份、年齡及劇情而有所不同。念過上場詩,接著便自述姓名、籍貫、身份,或交代與劇情有關的人物和情節(jié)。始于 元,明 清 仍之。例不思再謂皇家俸,但得自安抵萬金。老夫姓 孟,雙名 從叔,祖居 汴梁 扶溝縣 人氏?!逼渲小鞍左尩篁}兩髩侵”等四句即為上場詩。
例如:元 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白髮刁騷兩髩侵,老來灰卻少年心。
上場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上 | shàng shǎng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上 shàng(ㄕㄤˋ) ⒈ ?位置在高處的,與“下”相對:樓上。上邊。 ⒉ ?次序或時間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⒊ ?等級和質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⒋ ?由低處到高處:上山。上車。上升。 ⒌ ?去,到:上街。 ⒍ ?向前進:沖上去。 ⒎ ?增加:上水。 ⒏ ?安裝,連綴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⒐ ?涂:上藥。 ⒑ ?按規(guī)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:上課。上班。 ⒒ ?擰緊發(fā)條 |
場 | cháng chǎng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場(場) cháng(ㄔㄤˊ) ⒈ ?平坦的空地,多指農家翻曬糧食及脫粒的地方:場院。 ⒉ ?量詞,指一事起迄的經過:下了一場雨。 ⒊ ?集,市集:趕場。 其他字義 場(場) chǎng(ㄔㄤˇ) ⒈ ?處所,許多人聚集或活動的地方:場子。場地。場所。 ⒉ ?量詞,用于文娛體育活動:場次。 ⒊ ?比賽地,舞臺:上場。下場。粉墨登場。捧場。 ⒋ ?戲劇作品和戲劇演出中因場景變化或人物上下場而劃分的段落:三幕五場。 ⒌ ?物質存在的一種特 |
上場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上場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