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江
- 拼音shàng jiāng
- 注音ㄕㄤˋ ㄐ一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上江[ shàng jiāng ]
⒈ ?多指長江的上流地區(qū)。
⒉ ?又因長江從安徽流入江蘇,故舊稱安徽為上江,江蘇為下江。今浙江省的金華、衢州一帶,居浙江上游,舊時也稱上江。
⒊ ?水名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“三江既入,震澤致定”唐張守節(jié)正義:“三江者,在蘇州東南三十里,名三江口……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,名曰上江,亦曰東江?!?/p>
⒋ ?水名。廣東省稱鬰水(西江)為上江,瀧水為下江。參見“西江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多指 長江 的上流地區(qū)。
引《北史·崔仲方傳》:“上江 水軍,鼓行以前,雖恃九江五湖之險,非德無以為固。”
《隋書·郇王慶傳》:“上江 米船,皆被抄截,士卒飢餒,半菽不充。”
唐 劉長卿 《奉送盧員外之饒州》詩:“天書萬里至,旌旆 上江 飛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元年》:“朕方欲歸,正為 上江 米船未至,今與汝歸耳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夏口 以上為 上江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六回:“你今番回去,等過了年,便到 上江 一帶去查看。”
⒉ ?又因 長江 從 安徽 流入 江蘇,故舊稱 安徽 為 上江,江蘇 為 下江。今 浙江省 的 金華、衢州 一帶,居 浙江 上游,舊時也稱 上江。
⒊ ?水名。
引《史記·夏本紀》“三江 既入, 震澤 致定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江 者,在 蘇州 東南三十里,名 三江口 …… 江 東南上七十里至 白蜆湖,名曰 上江,亦曰 東江?!?/span>
⒋ ?水名。 廣東省 稱 鬰水 ( 西江 )為 上江,瀧水 為 下江。參見“西江”。
國語辭典
上江[ shàng jiāng ]
⒈ ?長江上游。
引《北史·卷三二·崔挺傳》:「上江水軍,鼓行以前,雖恃九江五湖之險,非德無以為固?!?br />《隋書·卷四三·河間王弘傳》:「上江米船,皆被抄截,士卒饑餒,半菽不充?!?/span>
⒉ ?安徽、江蘇兩省稱上、下江。上江指安徽省,下江指江蘇省。
上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上 | shàng shǎng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上 shàng(ㄕㄤˋ) ⒈ ?位置在高處的,與“下”相對:樓上。上邊。 ⒉ ?次序或時間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⒊ ?等級和質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⒋ ?由低處到高處:上山。上車。上升。 ⒌ ?去,到:上街。 ⒍ ?向前進:沖上去。 ⒎ ?增加:上水。 ⒏ ?安裝,連綴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⒐ ?涂:上藥。 ⒑ ?按規(guī)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:上課。上班。 ⒒ ?擰緊發(fā)條 |
江 | jiāng | 氵 | 6畫 | 基本字義 江 jiāng(ㄐ一ㄤ) ⒈ ?大河的通稱:江山。江河。江天。江干( gān )(江邊)。江心補漏(喻錯過時機,補救已遲)。 ⒉ ?特指中國長江:江防。江漢。江淮。江左(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(qū),亦指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(qū))。江右(a.古代指長江下游北岸,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區(qū);b.舊時江西省的別稱)。江東(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(qū),亦指三國時吳國的全部地區(qū))。江表(古代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(qū))。 ⒊ ?姓。 異 |
上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上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