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假
- 拼音shè jiǎ
- 注音ㄕㄜˋ ㄐ一ㄚˇ
- 繁體攝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攝假[ shè jiǎ ]
⒈ ?謂攝皇帝與假皇帝。西漢平帝崩,無子,立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,號(hào)曰孺子。安漢公王莽攝位,改元居攝,先稱“攝皇帝”,繼稱“假皇帝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攝皇帝與假皇帝。 西漢 平帝 崩,無子,立 宣帝 玄孫 嬰 為皇太子,號(hào)曰 孺子。安漢公 王莽 攝位,改元 居攝,先稱“攝皇帝”,繼稱“假皇帝”。
引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予前在大麓,至于攝假。”
顏師古 注:“攝假,謂初為攝皇帝,又為假皇帝。”
攝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攝 | shè niè | 扌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攝(攝) shè(ㄕㄜˋ) ⒈ ?拿,吸取:攝取。攝像。攝影。攝食。 ⒉ ?保養(yǎng):攝生。攝重( zhòng )。珍攝。 ⒊ ?代理:攝行( xíng )(代職務(wù))。攝政(代君主管理國家)。 ⒋ ?捕捉:勾攝。 ⒌ ?迫近:“攝乎大國之間”。 ⒍ ?古同“懾”,怕,使害怕。 其他字義 攝(攝) niè(ㄋ一ㄝˋ) ⒈ ?安靜:“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”。 異體字 攝 摂 漢英互譯 absorb、act for、take a photograph of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聶聲 English take in, absorb; act as de |
假 | jiǎ jià | 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假 jiǎ(ㄐ一ㄚˇ) ⒈ ?不真實(shí)的,不是本來的,與“真”相對(duì):假山。假話。假冒。假釋。假死。虛假。真假。弄虛作假。 ⒉ ?借用,利用:假借。假貨。假道(借路)。假手(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)。假公濟(jì)私。不假思索(用不著想)。 ⒊ ?〔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字母,多借用漢字的偏旁??瑫Q“片假假”,草書稱“平假假”。 ⒋ ?據(jù)理推斷,有待驗(yàn)證的:假設(shè)。假使。假令。假如。假若。 其他字義 假 jià(ㄐ一ㄚˋ) ⒈ ?照規(guī)定或經(jīng) |
攝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攝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