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善
- 拼音shèng shàn
- 注音ㄕㄥˋ ㄕㄢˋ
- 繁體聖善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圣善[ shèng shàn ]
⒈ ?聰明賢良。
⒉ ?專用以稱頌母德。
⒊ ?父母的代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聰明賢良。
引《詩·邶風·凱風》:“母氏圣善,我無令人?!?br />毛 傳:“圣,叡也?!?br />鄭玄 箋:“叡作圣,令,善也。母乃有叡知之善德?!?/span>
⒉ ?專用以稱頌母德。
引《后漢書·鄧騭傳》:“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,為 漢 文母?!?br />唐 元稹 《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》:“太夫人族茂 姬姜,仁深圣善。”
清 唐孫華 《張母陳太孺人貞節(jié)》詩:“痛念圣善母,平生少歡愉。”
⒊ ?父母的代稱。
引《文選·楊修<答臨淄侯>》:“伏惟君侯少長貴盛,體 發(fā) 旦 之資,有圣善之教?!?br />呂向 注:“圣善,謂 植 父 武帝 也。”
《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·北魏元彧墓志》:“早違陟岵,兼喪孔懷,訓育所資,寔唯圣善?!?br />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神道碑》:“免懷之歲,天奪圣善?!?br />宋 彭乘 《續(xù)墨客揮犀·豐城老人生子》:“東坡 即席戲作八句,其警聯云:‘圣善方當而立歲,迺翁已及古稀年?!?/span>
國語辭典
圣善[ shèng shàn ]
⒈ ?至善。語出后借為對母親的美稱。
引《詩經·邶風·凱風》:「母氏圣善,我無令人?!?br />《文選·楊修·答臨淄侯牋》:「體發(fā)旦之資,有圣善之教。」
圣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圣 | shèng | 土 | 5畫 | 基本字義 圣(聖) shèng(ㄕㄥˋ) ⒈ ?舊時稱所謂人格最高尚的、智慧最高超的人:圣人。圣哲。 ⒉ ?最崇高的,對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稱:神圣。圣潔。圣地。圣經。 ⒊ ?封建時代美化帝王的說法:圣上。圣旨。圣明。 ⒋ ?稱學問、技術有特高成就的:圣手。棋圣。 異體字 聖 琞 漢英互譯 emperor、holy、sacred、sage、saint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王、聲 English holy, sacred |
善 | shàn | 口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善 shàn(ㄕㄢˋ) ⒈ ?心地仁愛,品質淳厚:善良。善心。善舉。善事。善人。善男信女。慈善。 ⒉ ?好的行為、品質:行善。懲惡揚善。 ⒊ ?高明的,良好的:善策。善本。 ⒋ ?友好,和好:友善。親善。和善。 ⒌ ?熟悉:面善。 ⒍ ?辦好,弄好:善后。 ⒎ ?擅長,長( cháng )于:善辭令。多謀善斷。 ⒏ ?贊許:“群臣百姓之所善,則君善之”。 ⒐ ?好好地:善待。善罷甘休。 ⒑ ?容易,易于:善變。善忘。多愁善感。 ⒒ ?姓。 異 |
圣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圣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