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哉
- 拼音shěng zāi
- 注音ㄕㄥˇ ㄗ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省哉[ shěng zāi ]
⒈ ?眚?yàn)?災(zāi))。過失,錯(cuò)誤。省,通“眚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眚?yàn)?災(zāi))。過失,錯(cuò)誤。省,通“眚”。
引《潛夫論·述赦》引《書·康誥》:“乃有大罪,匪終,乃惟省哉,適爾,既道極厥罪,時(shí)亦不可殺?!?br />今本《書·康誥》作“眚?yàn)?zāi)”。 蔡沉 集傳:“人有大罪,非是故犯,乃其過誤,出於不幸,偶爾如此……罪雖大,時(shí)乃可不殺?!?/span>
省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哉 | zāi | 口 | 9畫 | 基本字義 哉 zāi(ㄗㄞ) ⒈ ?文言語氣助詞(①表疑問或反詰,相當(dāng)于“嗎”,“呢”,如“何哉?”“有何難哉?”②表感嘆,相當(dāng)于“啊”,如“快哉!”)。 ⒉ ?古同“才”,開始。 異體字 ? 才 ?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final exclamatory particle 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(huì)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(fèi)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省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省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