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牛
- 拼音shè niú
- 注音ㄕㄜˋ ㄋ一ㄡ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射牛[ shè niú ]
⒈ ?古代帝王、諸侯祭祀天地、宗廟,必自射牛以示隆重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帝王、諸侯祭祀天地、宗廟、必自射牛以示隆重。
引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天子禘郊之事,必自射其牲,王后必自舂其粢;諸侯宗廟之事,必自射牛、刲羊、擊豕,夫人必自舂其盛。”
韋昭 注:“牲,牛也?!?br />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自得寳鼎,上( 武帝 )與公卿諸生議封禪。封禪用希曠絶,莫知其儀禮,而羣儒采封禪《尚書》、《周官》、《王制》之望祀射牛事……上於是乃令諸儒習射牛,草封禪儀?!?br />宋 秦觀 《進南郊慶成詩》:“路寢前齋玉,清宮復射牛?!?/span>
射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射 | shè yè yì | 寸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射 shè(ㄕㄜˋ) ⒈ ?放箭:射箭。后羿射日。 ⒉ ?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:射擊。掃射。發(fā)射。射程。射手。 ⒊ ?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:噴射。注射。 ⒋ ?放出光、熱、電波等:射電。輻射。射線。照射。反射。 ⒌ ?有所指:暗射。影射。 其他字義 射 yè(一ㄝˋ) ⒈ ?〔射干〕古書上的一種草,根可入藥。 ⒉ ?〔仆射〕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,宋代以后廢。 其他字義 射 yì(一ˋ) ⒈ ?〔無射〕a.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; |
牛 | niú | 牛 | 4畫 | 基本字義 牛 niú(ㄋ一ㄡˊ) ⒈ ?哺乳動物,趾端有蹄,頭上長一對角,是反芻類動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車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試(喻有很大的本領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黃。牛角。 ⒉ ?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 ⒊ ?喻固執(zhí)或驕傲:牛氣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牜 漢英互譯 cattle、moggy、moo-cow、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, ox, bull; KangXi radical93 |
射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射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