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提
- 拼音shè tí
- 注音ㄕㄜˋ ㄊ一ˊ
- 繁體攝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攝提[ shè tí ]
⒈ ?佛教教義中的三假設,即有關法(事物)、受(感受)、名(名稱)的假設。又作“波羅聶提”
英梵prajnapti;
⒉ ?星名。
英star's name;
⒊ ?“攝提格”簡稱,即寅年。
例攝提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?!冻o·屈原·離騷》
英Shetige;
引證解釋
⒈ ?星名。屬亢宿,共六星。位于大角星兩側,左三星曰左攝提,右三星曰右攝提。
引《韓非子·飾邪》:“初時者 魏 數(shù)年東鄉(xiāng)攻盡 陶 衛(wèi),數(shù)年四鄉(xiāng)以失其國,此非豐隆、五行、太一、王相、攝提……歲星數(shù)年在西也?!?br />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大角者,天王帝廷,其兩旁各有三星,鼎足句之,曰攝提?!?br />司馬貞 索隱:“攝提之言提攜也。言提斗攜角以接於下也?!?br />元 郝經(jīng) 《緯亢行》:“綱紀梁棟兩攝提,招搖玄弋動光煇。”
明 徐渭 《春興》詩之三:“二月四日吾以降,攝提尚復指蒼龍?!?/span>
⒉ ?“攝提格”的省稱。參見“攝提格”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攝提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”
王逸 注:“太歲在寅曰攝提格?!?br />《后漢書·張純傳》:“今攝提之歲,倉龍甲寅,德在東宮?!?br />唐 無名氏 《冥音錄》:“歲攝提,地府當有大變?!?/span>
⒊ ?古代傳說自天地開辟至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獲麟,共分為十紀。攝提為第三紀。參見“十紀”。
國語辭典
攝提[ shè tí ]
⒈ ?星名。隨斗柄以指十二辰。在大角兩旁,各有三星。
引《史記·卷二十七·天官書》:「大角者,天王帝廷。其兩旁各有三星,鼎足句之,曰攝提?!?/span>
攝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攝 | shè niè | 扌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攝(攝) shè(ㄕㄜˋ) ⒈ ?拿,吸?。簲z取。攝像。攝影。攝食。 ⒉ ?保養(yǎng):攝生。攝重( zhòng )。珍攝。 ⒊ ?代理:攝行( xíng )(代職務)。攝政(代君主管理國家)。 ⒋ ?捕捉:勾攝。 ⒌ ?迫近:“攝乎大國之間”。 ⒍ ?古同“懾”,怕,使害怕。 其他字義 攝(攝) niè(ㄋ一ㄝˋ) ⒈ ?安靜:“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”。 異體字 攝 摂 漢英互譯 absorb、act for、take a photograph of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聶聲 English take in, absorb; act as de |
提 | tí dī dǐ | 扌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提 tí(ㄊ一ˊ) ⒈ ?垂手拿著有環(huán)、柄或繩套的東西:提壺。提燈。提籃。提包。提盒。提綱挈領。 ⒉ ?引領(向上或向前等):提心吊膽。提升。提挈。提攜。 ⒊ ?說起,舉出:提起。提出。提醒。提倡。提議。提名。提案。提要。 ⒋ ?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:提審。提犯人。 ⒌ ?率領,調(diào)遣:提兵。 ⒍ ?取出:提取。提貨。 ⒎ ?漢字筆形之一,即挑。 ⒏ ?舀取油、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:油提。酒提。 ⒐ ?古代鼓名:“師帥執(zhí)提”。 |
攝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攝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