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國
- 拼音shí èr guó
- 注音ㄕˊ ㄦˋ ㄍㄨㄛˊ
- 繁體十二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二國[ shí èr guó ]
⒈ ?指戰(zhàn)國時的十二國。星官名。屬女宿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戰(zhàn)國 時的十二國。
引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夫 蘇秦、張儀 之時, 周 室大壞,諸侯不朝,力政爭權(quán),相禽以兵,并為十二國,未有雌雄。”
顏師古 注:“十二國,謂 魯、衛(wèi)、齊、楚、宋、鄭、魏、燕、趙、中山、秦、韓 也。”
⒉ ?星官名。屬女宿。
引《宋史·天文志三》:“十二國十六星,在牛女南,近九坎,各分土居列國之象。九坎之東一星曰齊,齊北二星曰趙,趙北一星曰鄭,鄭北一星曰越,越東二星曰周,周東南北列二星曰秦,秦南二星曰代,代西一星曰晉,晉北一星曰韓,韓北一星曰魏,魏西一星曰楚,楚南一星曰燕,有變動各以其國占之?!?/span>
十二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國 | guó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國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(quán)的政體(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國家。國土。國體(a.國家的性質(zhì);b.國家的體面)。國號。國度(指國家)。國策。國情。國法。國力。國防。國威。國寶(a.國家的寶物;b.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(xiàn)的人)。國格。國魂。國是(國家大計,如“共商國國”)。 ⒉ ?特指中國的:國產(chǎn)。國貨。國粹。國樂( yuè ㄩㄝˋ )。國藥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? ? 漢英互譯 |
二 | èr | 二 | 2畫 | 基本字義 二 èr(ㄦˋ) ⒈ ?數(shù)名:一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貳”代)。 ⒉ ?雙,比:獨一無二。 ⒊ ?兩樣,別的:二話。不二價。 異體字 弍 貳 漢英互譯 twain、two 相關(guān)字詞 兩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wo; twice |
十二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二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