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金釵
- 拼音shí èr jīn chāi
- 注音ㄕˊ ㄦˋ ㄐ一ㄣ ㄔㄞ
- 繁體十二金釵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二金釵[ shí èr jīn chāi ]
⒈ ?南朝·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頭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絲履五文章?!薄敖疴O十二行”本用以形容美女頭上金釵之多,后以“十二金釵”喻指眾多的妃嬪或姬妾。
引證解釋
⒈ ?“金釵十二行”本用以形容美女頭上金釵之多,后以“十二金釵”喻指眾多的妃嬪或姬妾。
引南朝 梁武帝 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頭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絲履五文章?!?br />唐 長孫佐輔 《古宮怨》詩:“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釵獨相向?!?br />元 馬致遠 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況兼今日十謁朱門九不開,休道有七步才,他每道十二金釵,強似養(yǎng)三千劍客。”
國語辭典
十二金釵[ shí èr jīn chāi ]
⒈ ?金釵,古代婦女的發(fā)飾,借指貴婦。十二金釵比喻眾多的姬妾。
引唐·長孫佐輔〈古宮怨〉詩:「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釵獨相向?!?br />明·陳與郊《昭君出塞》:「壓倒三千粉黛,驚回十二金釵?!?/span>
⒉ ?紅樓夢中的十二名女子。指林黛玉、薛寶釵、賈元春、賈探春、史湘云、妙玉、賈迎春、賈惜春、王熙鳳、巧姐、李紈、秦可卿等十二位。
十二金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到頂點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金 | jīn | 金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金 jīn(ㄐ一ㄣ) ⒈ ?一種化學元素,符號Au,原子序數(shù)79,黃赤色,質(zhì)軟:黃金。金子。金筆。 ⒉ ?金一類的,具有光澤、延展性,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(汞除外)。:金屬。五金(舊指金銀銅鐵錫)。合金(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成的金屬)。金文(鑄或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,舊稱“鐘鼎文”)。 ⒊ ?錢:現(xiàn)金?;稹]金如土。 ⒋ ?指兵器或金屬制的樂器:金革(兵器甲鎧的總稱,引申指戰(zhàn)爭)。金聲(a.鉦聲;b. |
二 | èr | 二 | 2畫 | 基本字義 二 èr(ㄦˋ) ⒈ ?數(shù)名:一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貳”代)。 ⒉ ?雙,比:獨一無二。 ⒊ ?兩樣,別的:二話。不二價。 異體字 弍 貳 漢英互譯 twain、two 相關(guān)字詞 兩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wo; twice |
釵 | chāi | 钅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釵(釵) chāi(ㄔㄞ) ⒈ ?婦女的一種首飾,由兩股簪子合成:金釵。玉釵。裙釵(舊指婦女。亦稱“釵裙”)。荊釵布裙(形容婦女裝束樸素)。 異體字 釵 漢英互譯 hairpin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叉聲 English ornamental hairpin |
十二金釵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二金釵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