誓泉之譏
- 拼音shì quán zhī jī
- 注音ㄕˋ ㄑㄨㄢˊ ㄓ ㄐ一
- 繁體誓泉之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誓泉之譏[ shì quán zhī jī ]
⒈ ?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載:鄭共叔段欲襲莊公,武姜將開啟城門為內(nèi)應(yīng),事敗,莊公“遂置姜氏于城潁,而誓之曰:'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'既而悔之?!焙笠浴笆娜I”指因?qū)δ赣H說過絕情誓言而受到的譏刺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載:鄭 共叔段 欲襲 莊公,武姜 將開啟城門為內(nèi)應(yīng),事敗, 莊公 “遂寘 姜氏 于 城潁,而誓之曰:‘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’既而悔之?!焙笠浴笆娜I”指因?qū)δ赣H說過絕情誓言而受到的譏刺。
引《后漢書·何敞傳》:“上不欲令皇太后損 文母 之號,陛下有誓泉之譏,下使 憲 等得長保其福祐。”
國語辭典
誓泉之譏[ shì quán zhī jī ]
⒈ ?春秋時鄭莊公弟共叔段襲莊公,其母姜氏作內(nèi)應(yīng)。事泄失敗,莊公置姜氏于城潁,并發(fā)誓不到黃泉不與母親相見。后來后悔,即接受潁考叔的意見,于隧道中與母相見。典出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。后用為臣子批評君主不善處理母親問題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四三·何敞傳》:「上不欲令皇太后損文母之號,陛下有誓泉之譏;下使憲等得長保其福祐?!?/span>
誓泉之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薄?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誓 | shì | 言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誓 shì(ㄕˋ) ⒈ ?當(dāng)眾或共同表示決心,依照說的話實行:誓師。誓詞。誓愿。誓死。 ⒉ ?表示決心的話:發(fā)誓。宣誓。立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oath、pledgeg、swear、vow 造字法 形聲:從言、折聲 English swear, pledge; oath |
泉 | quán | 水 | 9畫 | 基本字義 泉 quán(ㄑㄨㄢˊ) ⒈ ?從地下流出的水源:泉源。泉瀑。甘泉。溫泉。噴泉。黃泉(舊時稱人死后所在的地方。亦作“九泉”)。 ⒉ ?古代錢幣的名稱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? 洤 湶 灥 漢英互譯 font、fount、spring 造字法 原為象形:像泉水流出之形 English spring, fountain; wealth, money |
譏 | jī | 讠 | 4畫 | 基本字義 譏(譏) jī(ㄐ一) ⒈ ?諷刺,挖苦:譏諷。譏評。譏笑。譏誚。冷譏熱嘲。 ⒉ ?查問,察問。 ⒊ ?指責(zé),非議:譏議。譏彈( tán )(指責(zé),抨擊)。 ⒋ ?規(guī)勸。 異體字 譏 漢英互譯 mock、ridicule English ridicule, jeer, mock; inspect |
誓泉之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誓泉之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