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樓
- 拼音shí sān lóu
- 注音ㄕˊ ㄙㄢ ㄌㄡˊ
- 繁體十三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三樓[ shí sān lóu ]
⒈ ?宋代杭州名勝。
⒉ ?泛指供游樂的名樓。
引證解釋
⒈ ?宋 代 杭州 名勝。
引宋 蘇軾 《南歌子·游賞》詞:“山與歌眉?xì)a,波同醉眼流。游人都上 十三樓,不羨 竹西 歌吹古 揚(yáng)州?!?br />亦稱“十三間樓”。 宋 周淙 《乾道臨安志·樓》:“十三間樓 去 錢塘門 二里許, 蘇軾 治 杭 日,多治事於此。”
⒉ ?泛指供游樂的名樓。
引清 曹寅 《諸敏菴彈平調(diào)琵琶手法特妙無和之者感賦長(zhǎng)句》:“葉兒觕惡笑 揚(yáng)州,官筵粉墨雜啁啾。套數(shù)空飜《村衙鼓》,晚風(fēng)不唱 十三樓?!?/span>
十三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(diǎn)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樓 | lóu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樓(樓) lóu(ㄌㄡˊ) ⒈ ?兩層和兩層以上的房屋;亦指建筑物的上層部分或有上層結(jié)構(gòu)的,或指樓房的一層:樓房。樓梯。樓道。樓層。城樓。崗樓。閣樓。樓臺(tái)。樓船。辦公樓。高樓大廈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樓 漢英互譯 a storied building、floor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婁聲 English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|
十三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三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