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篇
- 拼音shí sān piān
- 注音ㄕˊ ㄙㄢ ㄆ一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三篇[ shí sān piān ]
⒈ ?《孫子兵法》共十三篇,因以“十三篇”借指該書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孫子兵法》共十三篇,因以“十三篇”借指該書。 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孫子 武 者, 齊 人也。以《兵法》見於 吳王 闔廬。
引闔廬 曰:‘子之十三篇,吾盡觀之矣?!?br />元 張憲 《寄馬將軍》詩:“虎營燈火夜,自注十三篇。”
十三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(diǎn)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篇 | piān | 竹 | 15畫 | 基本字義 篇 piān(ㄆ一ㄢ) ⒈ ?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詩詞:篇章。詩篇。篇目。篇什( shí )(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“雅”和“頌”以十篇為一“什”,所以詩章亦稱“篇什”)。篇幅。長篇大論。千篇一律。 ⒉ ?量詞,指文章、紙張、書頁:一篇論文。 漢英互譯 book、piece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扁聲 English chapter, section, essay, article |
十三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三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