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弦
- 拼音shí sān xián
- 注音ㄕˊ ㄙㄢ ㄒ一ㄢˊ
- 繁體十三絃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三弦(十三絃)[ shí sān xián ]
⒈ ?唐·宋時教坊用的箏均為十三根弦,因代指箏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宋 時教坊用的箏均為十三根弦,因代指箏。參閱 漢 史游 《急就篇》卷三“箏” 顏師古 注。
引宋 張先 《菩薩蠻·詠箏》詞:“哀箏一弄《湘江曲》,聲聲寫盡江波緑。纖指十三弦,細將幽恨傳?!?br />宋 張孝祥 《菩薩蠻·贈箏妓》詞:“琢成紅玉纖纖指,十三弦上調(diào)《新水》?!?/span>
十三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弦 | xián | 弓 | 8畫 | 基本字義 弦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系在弓背兩端的、能發(fā)箭的繩狀物:弓弦。弦韋(“弦”指弓弦,“韋”是獸皮,弦緊皮軟,喻性子急緩不同。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,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;后遂用“弦韋”喻朋友的規(guī)勸)。弦月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、八或二十二、三,月亮半圓,形似弓弦,故名)。上弦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)。下弦(農(nóng)歷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)。應(yīng)弦而倒。 ⒉ ?樂器上發(fā)聲的線:琴弦。弦子(a.指琴弦;b. 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到頂點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十三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三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