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月
- 拼音shí sān yuè
- 注音ㄕˊ ㄙㄢ ㄩㄝ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三月[ shí sān yuè ]
⒈ ?指農(nóng)歷正月。指殷商所置閏月。因其都放在歲末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農(nóng)歷正月。參見“三正”。
引《詩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“一之日觱發(fā)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春秋元命包》曰:‘ 周 人以十一月為正, 殷 人以十二月為正, 夏 人以十三月為正?!?br />《后漢書·陳寵傳》:“十三月陽氣已至,天地已交,萬物皆出,蟄蟲始振,人以為正, 夏 以為春。”
李賢 注:“十三月,今正月也?!?br />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三易之名》:“夏 以十三月為正……所謂十三月者,承十二月而言,即正月耳?!?/span>
⒉ ?指 殷商 所置閏月。因其都放在歲末,故稱。按,“十三月” 殷 墟卜辭中常見。
引《史記·歷書》“十二無大餘” 唐 司馬貞 索隱:“歲有十二月,有閏則云十三月。”
十三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月 | yuè | 月 | 4畫 | 基本字義 月 yuè(ㄩㄝˋ) ⒈ ?地球最大的天然衛(wèi)星(亦稱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陽的光)。月蝕。 ⒉ ?計(jì)時(shí)單位:一月。月份。歲月不居(時(shí)光不停地流逝)。 ⒊ ?按月出現(xiàn)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 ⒋ ?形狀像月亮的,圓的:月餅。月琴。 ⒌ ?婦女產(chǎn)后一個(gè)月以內(nèi)的時(shí)間:月子。 異體字 ? 囝 肉 腎 漢英互譯 Diana、Luna、mo.、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; month; KangXi radical 74 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(diǎn)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十三月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三月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