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憲法
- 拼音shí xiàn fǎ
- 注音ㄕˊ ㄒ一ㄢˋ ㄈㄚˇ
- 繁體時憲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時憲法[ shí xiàn fǎ ]
⒈ ?即時憲歷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時憲歷。參見“時憲歷”。
引清 俞正夑 《癸巳類稿·駐札大臣原始》:“是年( 康熙 三十三年)賜 西藏 第巴 金印,頒三十四年《時憲法》列 蒙古 各游牧節(jié)氣。”
亦稱“時憲術(shù)”。 《清史稿·時憲志一》:“世祖 定鼎以后,始絀 明 之舊歷,依新法推算,即承用二百六十餘年之《時憲術(shù)》也。”
時憲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憲 | xiàn | 宀 | 9畫 | 基本字義 憲(憲) xiàn(ㄒ一ㄢˋ) ⒈ ?法令:憲章。憲令。憲兵。 ⒉ ?指“憲法”:違憲。立憲。制憲。 異體字 憲 漢英互譯 constitution、statute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心、從四、害省聲 English constitution, statute, law 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(diǎn)至次日凌晨一點(diǎn)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(diǎn)至一點(diǎn)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時憲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時憲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