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政記
- 拼音shí zhèng jì
- 注音ㄕˊ ㄓㄥˋ ㄐ一ˋ
- 繁體時政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時政記[ shí zhèng jì ]
⒈ ?唐時廷議奏對的記錄,稱“時政記”。始于唐長壽間。由宰相撰著,封送史館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時廷議奏對的記錄,稱“時政記”。始于 唐 長壽 間。由宰相撰著,封送史館。 《新唐書·百官志二》:“高宗 臨朝不決事,有司所奏,惟辭見而已。 許敬宗、李義府 為相,奏請多畏人之知也。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,仗下,與百官皆出,不復(fù)聞機務(wù)矣。參閱《舊唐書·姚璹傳》、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記注》。
引長壽 中,宰相 姚璹 建議:仗下后,宰相一人録軍國政要,為時政記,月送史館?!?/span>
時政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政 | zhèng | 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政 zhèng(ㄓㄥˋ) ⒈ ?治理國家事務(wù):政治。政府。政黨。政權(quán)。政綱。政策。政令。政績。政見。政客(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)。政局。政變。參政。議政。 ⒉ ?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(yè)務(wù):財政。郵政。民政。 ⒊ ?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(wù):家政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正 漢英互譯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、politics 造字法 形聲:從攵、正聲 English government, political affairs 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記 | jì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記(記) jì(ㄐ一ˋ) ⒈ ?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:記憶。記取。記性。博聞強記。 ⒉ ?把事物寫下來:記錄。記功。記者。 ⒊ ?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:游記。日記。大事記。 ⒋ ?符號,標(biāo)識( zhì ):印記。標(biāo)記。記號。 ⒌ ?古時的一種公文:奏記。箋記。 ⒍ ?皮膚上的生下來就有的深色斑:胎記。 ⒎ ?量詞,指打一下:給他一記耳光。 異體字 記 漢英互譯 bear in mind、mark、notes、record、remember、write down、keep 相關(guān)字詞 忘 造字法 形聲: |
時政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時政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