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正不撓
- 拼音shǒu zhèng bù náo
- 注音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
- 繁體守正不撓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守正不撓[ shǒu zhèng bù náo ]
⒈ ?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君子獨處守正,不橈眾枉。”顏師古注:“橈,屈也,不為眾曲而自屈也。”橈,一本作“撓”。后以“守正不撓”形容為人、做事堅守正道而不屈從。
引證解釋
⒈ ?橈,一本作“撓”。后以“守正不撓”形容為人、做事堅守正道而不屈從。
引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君子獨處守正,不橈眾枉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橈,屈也,不為眾曲而自屈也。”
清 趙翼 《廿二史札記》卷二六:“若 呂 氏奕世勛猷,輝映史冊,可謂極盛矣,而公著於重圭襲組之后,不以門閥自高,益能守正不撓,為時名相,尤不可及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守正不撓[ shǒu zhèng bù náo ]
⒈ ?做人處事堅守正道,公正無私。也作「守正不阿」。
引《周書·卷三七·寇俊傳》:「孝莊帝后知之,嘉俊守正不撓,即拜司馬,賜帛百匹?!?/span>
守正不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作在進行中:他正在開會。 ⒍ ?兩者相對,好的、強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,與“副”相對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守 | shǒu | 宀 | 6畫 | 基本字義 守 shǒu(ㄕㄡˇ) ⒈ ?保持,衛(wèi)護:守成(在事業(yè)上保持前人的成就)。守御。守身(愛護自身,保持自己的品節(jié))。守節(jié)。守恒。守望相助。墨守成規(guī)。 ⒉ ?看管:看守。守護。 ⒊ ?在一個地方不動:守株待兔。留守。 ⒋ ?遵照:遵守。守法。守時。 ⒌ ?維持原狀,不想改變:保守。因循守舊。 ⒍ ?呆在一起:廝守。 ⒎ ?節(jié)操:操守。 ⒏ ?靠近,依傍:守著水的地方,可多種稻子。 ⒐ ?古代官名:太守。守祧(中國周代掌管祭祀宗廟的 |
撓 | náo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撓(撓) náo(ㄋㄠˊ) ⒈ ?攪,攪動:“使水濁者,魚撓之”。 ⒉ ?擾亂,阻止:撓亂。阻撓。 ⒊ ?彎曲(喻屈服):撓曲( qū )。撓折。撓志(屈節(jié)從人)。百折不撓。 ⒋ ?搔,輕輕抓:撓癢。 異體字 撓 漢英互譯 flinch、scratch、yield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堯聲 English scratch; disturb, bother; submit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
守正不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守正不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