黍離麥秀
- 拼音shǔ lí mài xiù
- 注音ㄕㄨˇ ㄌ一ˊ ㄇㄞˋ ㄒ一ㄡˋ
- 繁體黍離麥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黍離麥秀[ shǔ lí mài xiù ]
⒈ ?相傳西周亡后,“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”,見舊時宗廟宮室,盡為禾黍之地,觸景傷懷,無限感慨,而作《黍離》之詩。又箕子朝周,過故殷墟,見宮室毀壞,盡生禾黍,哀傷不已,而作《麥秀》之歌。事見《詩·王風(fēng)·黍離》、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黍離麥秀”為感慨亡國之詞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 西周 亡后,“周 大夫行役,至於 宗周”,見舊時宗廟宮室,盡為禾黍之地,觸景傷懷,無限感慨,而作《黍離》之詩。又 箕子 朝 周,過故 殷 墟,見宮室毀壞,盡生禾黍,哀傷不已,而作《麥秀》之歌。事見《詩·王風(fēng)·黍離》、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黍離麥秀”為感慨亡國之詞。
引宋 張戒 《歲寒堂詩話》卷上:“而無窮之恨,《黍離》、《麥秀》之悲,寄于言外。”
元 戴良 《九靈自贊》:“若乃處榮辱而不二,齊出處于一致,歌《黍離》、《麥秀》之音,詠剩水殘山之句,則於二子,蓋庶幾乎無愧。”
《清史稿·遺逸傳一·莊元辰》:“陛下試念《兩都》、《黍離》、《麥秀》之悲,則居處必不安?!?/span>
國語辭典
黍離麥秀[ shǔ lí mài xiù ]
⒈ ?黍離,形容蒼涼荒蕪的景象。參見「黍離」條。麥秀,比喻懷念故國。參見「麥秀」條。黍離麥秀用來感嘆亡國。
引《清史稿·卷五〇〇·遺逸傳一·莊元辰傳》:「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秀之悲,則居處必不安?!?/span>
黍離麥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秀 | xiù | 禾 | 7畫 | 基本字義 秀 xiù(ㄒ一ㄡˋ) ⒈ ?植物吐穗開花,多指莊稼:秀穗。秀而不實(喻人很聰明,卻未做出實際成績)。苗而不秀(喻人早死或虛有其表)。 ⒉ ?特別優(yōu)異的,亦指特別優(yōu)異的人:秀異。秀才。優(yōu)秀。后起之秀。 ⒊ ?美麗而不俗氣:秀麗。秀勁。秀俊。秀拔(秀麗而挺拔)。清秀。秀外慧中(外貌俊美,內(nèi)心聰明)。 ⒋ ?中國元明兩代稱貴族、官僚、富室子弟(稱平民子弟為“郎”):不郎不秀(喻不成材或沒出息)。 ⒌ ?茂盛:佳木秀而 |
黍 | shǔ | 黍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黍 shǔ(ㄕㄨˇ) ⒈ ?〔黍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葉線形,子實淡黃色,去皮后稱黃米,比小米稍大,煮熟后有黏性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形聲:從禾、雨聲 English glutinous millet; KangXi radical number 202 |
麥 | mài | 麥 | 7畫 | 基本字義 麥(麥) mài(ㄇㄞˋ) ⒈ ?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麥”、“大麥”、“燕麥”等多種,子實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。通常專指“小麥”(通稱“麥子”):麥田。麥?zhǔn)铡{滐埗垢ㄖ皋r(nóng)家粗茶淡飯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麥 漢英互譯 wheat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wheat, barley, oats;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|
離 | lí | 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離(離) lí(ㄌ一ˊ) ⒈ ?相距,隔開:距離。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。 ⒉ ?離開,分開:分離。離別。離家。離散( sàn )。離職。離異。離間( jiàn )。支離破碎。 ⒊ ?缺少: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。 ⒋ ?八卦之一,符號是“?”,代表火。 ⒌ ?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 ⒍ ?古同“縭”,婦女的佩巾。 ⒎ ?〔離離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離離原上草,一歲一枯榮”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離 魑 漢英互譯 away、independent of、leave、off、part from、w |
黍離麥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黍離麥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