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法
詞語解釋
說法[ shuō fǎ ]
⒈ ?講授佛法。
例現(xiàn)身說法。
英expound Buddhist doctrine;
說法[ shuō fǎ ]
⒈ ?指說話所用的詞。
例換個說法,他也許能接受。
英wording;
⒉ ?說出的想法;看法。
例“嘴上無毛,辦事不牢”是一種不全面的說法。
英view;
⒊ ?講說的方法。
英a way of saying a thing;
引證解釋
⒈ ?宣講宗教教義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譯經(jīng)中·鳩摩羅什》:“什 以説法之暇,乃尋訪外道經(jīng)書?!?br />《西游記》第五八回:“都到七寶蓮臺之下,各聽 如來 説法?!?br />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九章:“蓋佛為 提謂、波利 二人説法,全在勸善種福。”
魯迅 《墳·未有天才之前》:“抬出祖宗來說法,那自然是極威嚴(yán)的?!?/span>
⒉ ?說書的方法。
引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四:“說法是照本宣科,十分單純的。”
⒊ ?措詞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我如今把這做戲子的話藏起不要説,也并不必説他家弄行頭。只説他是個舉人,不日就要做官;家里又開著字號店,廣有田地。這個説法好么?”
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“大雪紛飛”》:“倘若要‘對證古本’,則《水滸傳》里的一句‘那雪正下得緊’,就是接近現(xiàn)代的大眾語的說法。”
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一二八章:“我覺著,一樣的話,幾樣說法,千萬別把事兒弄僵了?!?/span>
⒋ ?意見;見解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故此臨行諄諄的囑咐公子,無論騾夫怎樣箇説法,務(wù)必等他回來見面再行?!?br />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一部一:“他也想起了昨兒下晚縣委的爭論,他是完全同意 張政委 的說法的。”
魏巍 《誰是最可愛的人·朝鮮同志》:“我根本不同意你這個說法?!?/span>
國語辭典
說法[ shuō fǎ ]
⒈ ?措辭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回》:「不消一刻,來了三、四起人,都是如此說法?!?/span>
⒉ ?看法、見解。
例如:「他這種說法實在難以接受。」
⒊ ?宣說佛法。
例如:「現(xiàn)身說法」。
⒋ ?說言不由衷的話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卷一〇·劉小官雌雄兄弟》:「剛才說過,是我請你的,如何又要銀子?恁樣時,到像在下說法賣這盤肉了?!?/span>
⒌ ?想辦法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一〇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「憐你孤兒寡婦,自然該替你說法。但聞得善繼得有亡父親筆分關(guān),這怎么處?」
《警世通言·卷三一·趙春兒重旺曹家莊》:「曹可成要與春兒贖身,大媽索要五百兩,分文不肯少,可成各處說法,尚未到手。」
說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說 | shuō shuì yuè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說(説) shuō(ㄕㄨㄛ) ⒈ ?用話來表達(dá)意思:說話。說明。演說。解說。 ⒉ ?介紹:說合(a.從中介紹;b.商議;c.說和。“合”均讀輕聲)。說媒。 ⒊ ?言論,主張:學(xué)說。著書立說。 ⒋ ?責(zé)備:數(shù)說。 ⒌ ?文體的一種,如韓愈的《師說》。 其他字義 說(説) shuì(ㄕㄨㄟˋ) ⒈ ?用話勸說別人,使他聽從自己的意見:游說。 其他字義 說(説) yuè(ㄩㄝˋ) ⒈ ?古同“悅”。 異體字 說 説 漢英互譯 say、speak、talk、tell、exp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說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說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