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
- 拼音sì chuān shěng
- 注音ㄙˋ ㄔㄨㄢ ㄕ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簡稱“川”,別稱“蜀”。在中國西南部、長江上游。面積48.47萬平方千米。人口8163萬(1995年),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。有彝、藏等少數(shù)民族。明代置四川布政使司(省級),清代為四川省。省會成都。東部為四川盆地,亞熱帶濕潤區(qū);西部屬青藏高原,氣候高寒。主要河流有長江及其支流雅礱江、岷江和嘉陵江等。水能豐沛。工業(yè)部門較齊全,以重工業(yè)為主。東部四川盆地農業(yè)發(fā)達,稻米、油菜籽、桑蠶繭和生豬產量居全國前列。西部為中國重要林區(qū)和木材生產基地。
國語辭典
四川省[ sì chuān shěng ]
⒈ ?省名。因境內有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、長江四大川,故名。位于長江上游,東界湖北,南界貴州、云南,西界西康,北界陜西、甘肅,東南界湖南,西北界青海。面積三十萬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。省會成都市。因其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易于防守,也稱為「天府之國」。
英語Sichuan province (Szechuan)? in southwest China, abbr. 川[Chuan1] or 蜀[Shu3], capital Chengdu 成都[Cheng2 du1]
德語Provinz Sichuan (China)? (Eig, Geo)?
四川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置,總管國家政務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,權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川 | chuān | 川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川 chuān(ㄔㄨㄢ) ⒈ ?河流:名山大川。川流不息。 ⒉ ?平原,平地:平川。米糧川。 ⒊ ?〔川資〕旅費。 ⒋ ?特指中國四川?。捍▌?。川菜。川貝。 異體字 巛 漢英互譯 river、plain 造字法 象形 |
四川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川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