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夔
- 拼音sì kuí
- 注音ㄙˋ ㄎㄨㄟ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夔[ sì kuí ]
⒈ ?夔,舜時(shí)賢臣,舜命以為典樂之官。見《書·舜典》。后因?qū)⑼瑫r(shí)而賢能出眾的四人美稱為“四夔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夔,舜 時(shí)賢臣, 舜 命以為典樂之官。見《書·舜典》。后因?qū)⑼瑫r(shí)而賢能出眾的四人美稱為“四夔”。 《新唐書·崔造傳》:“崔造 字 玄宰,深州 安平 人。
引永泰 中,與 韓會、盧東美、張正則 三人友善,居 上元,好言當(dāng)世事,皆自謂王佐才,故號四夔?!?br />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師友》:“盧江 何長師、趙郡 李華、范陽 盧東美,少與 韓衢 為友, 江 淮 間號曰四夔。”
四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夔 | kuí | 夂 | 21畫 | 基本字義 夔 kuí(ㄎㄨㄟˊ) ⒈ ?〔夔夔〕敬謹(jǐn)恐懼的樣子。 ⒉ ?〔夔立〕肅立。 ⒊ ?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。 異體字 蘷 虁 犪 ? English one-legged monster; walrus |
四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