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辟
- 拼音sì pì
- 注音ㄙˋ ㄆ一ˋ
- 繁體四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辟[ sì pì ]
⒈ ?亦作“四辟”。
⒉ ?四方開通。一說指春夏秋冬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四辟”。亦作“四闢”。四方開通。一說指春夏秋冬。
引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明於天,通於圣,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,其自為也?!?br />陸德明 釋文:“四辟,毗赤反,謂四方開也?!?br />成玄英 疏:“四辟者,謂春秋冬夏也?!?br />宋 黃庭堅 《和邢惇夫秋懷》詩之四:“六通而四闢,玉燭四時和?!?br />任淵 注:“《莊子》曰:‘六通四闢於帝王之德?!私栌靡匝援?dāng)如 舜 之闢四門,廣致眾賢也?!?/span>
四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辟 | bì pì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辟 bì(ㄅ一ˋ) ⒈ ?君主:復(fù)辟。 ⒉ ?指君主招來,授予官職:辟召。辟引。辟書。辟除(征召推舉授官)。辟舉。 ⒊ ?古同“避”,躲,設(shè)法躲開。 ⒋ ?古同“睥”,睥睨。 其他字義 辟(闢) pì(ㄆ一ˋ) ⒈ ?開發(fā)建設(shè):開辟。 ⒉ ?駁斥,排除:辟邪。辟謠。辟蠹。 ⒊ ?透徹:精辟。透辟。鞭辟入里。 ⒋ ?法,刑:大辟(古代指死刑)。 異體字 嬖 避 闢 漢英互譯 break、keep away 造字法 會意:從尸、從辛、從口 English law, rule; open up, d |
四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