睢陽曲
- 拼音suī yáng qǔ
- 注音ㄙㄨㄟ 一ㄤˊ ㄑㄨˇ
- 繁體睢陽曲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睢陽曲[ suī yáng qǔ ]
⒈ ?歌曲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歌曲名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睢水》:“廣 睢陽城 七十里,大治宮觀臺苑屏榭,勢并皇居,其所經(jīng)構(gòu)也。役夫流唱,必曰《睢陽曲》,創(chuàng)傳由此始也?!?br />《宋書·樂志一》:“孝王 筑 睢陽城,方十二里,造倡聲,以小鼓為節(jié),筑者下杵以和之,后世謂此聲為《睢陽曲》,至今傳之?!?/span>
睢陽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陽 | yá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陽(陽) yáng(一ㄤˊ) ⒈ ?明亮。 ⒉ ?中國古代哲學(xué)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(zhì)的兩大對立面之一,與“陰”相對: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陽二氣。圖形:?(U+268A)。 ⒊ ?指“太陽”:陽光。陽面。陽歷。向陽。夕陽。 ⒋ ?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多用于地名):衡陽(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陽(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)。 ⒌ ?溫暖:陽春。 ⒍ ?外露的,明顯的:陽溝。陽奉陰違。 ⒎ ?凸出的:陽文圖章。 ⒏ ?關(guān)于活人的:陽間(人世間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畫 | 基本字義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?彎轉(zhuǎn),與“直”相對:彎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盡其妙。 ⒉ ?不公正,不合理:曲說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?彎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?偏僻的地方:鄉(xiāng)曲。 ⒌ ?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(fā)醇的東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曲 qǔ(ㄑㄨˇ) ⒈ ?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(shù)形式:曲藝。曲話。 ⒉ |
睢 | huī suī | 目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睢 huī(ㄏㄨㄟ) ⒈ ?張目仰視的樣子:睢盱。 ⒉ ?歡樂的樣子:揚袂睢舞 其他字義 睢 suī(ㄙㄨㄟ) ⒈ ?水名。在河南,流入汩水,早已湮塞,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濟河。 ⒉ ?睢縣,在河南。 ⒊ ?見“恣睢”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眭 造字法 形聲:從目、隹(zhuī)聲 English gaze at, stare at; uninhibited |
睢陽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睢陽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