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則
- 拼音suī zé
- 注音ㄙㄨㄟ ㄗㄜˊ
- 繁體雖則
- 詞性連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雖則[ suī zé ]
⒈ ?雖然。
例雖則有少數(shù)黨員和少數(shù)黨的同情者曾經(jīng)進(jìn)行了這一工作,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(jìn)行過。毛澤東——《改造我們的學(xué)習(xí)》
英nevertheless; though; although;
引證解釋
⒈ ?雖然。
引《書·秦誓》:“雖則云然,尚猷詢茲黃髮,則罔所愆?!?br />唐 羅隱 《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》詩:“相歡雖則不多時(shí),相別那能不斂眉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四一回:“雖則久別,還記得他模樣。”
瞿秋白 《亂彈·新英雄》:“他迷戀著‘神秘之街’,雖則有時(shí)候要住在亭子間?!?/span>
國語辭典
雖則[ suī zé ]
⒈ ?即使、縱然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二九回》:「龍老三!頑是頑,笑是笑。雖則我今日不曾請(qǐng)你,你要上門怪我,也只該好好走來。為什么妝成這個(gè)樣子?」
雖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則 | zé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則(則) zé(ㄗㄜˊ) ⒈ ?模范:以身作則。 ⒉ ?規(guī)程,制度:規(guī)則。總則。原則。細(xì)則。 ⒊ ?效法:則先烈之言行。 ⒋ ?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就,便:聞過則喜。 ⒌ ?表示轉(zhuǎn)折,卻:今則不然。 ⒍ ?表示肯定判斷,乃,是:此則余之罪也。 ⒎ ?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數(shù)字后,列舉原因或理由:一則房子太小,二則參加的人數(shù)多。 ⒏ ?與“做”相近(中國宋、元、明代小說、戲劇里常用):則甚(做什么)。 ⒐ ?量詞,指成文的條數(shù):新聞兩 |
雖 | suī | 蟲 | 9畫 | 基本字義 雖(雖) suī(ㄙㄨㄟ) ⒈ ?連詞,把意思推開一層,表示“即使”或是“縱然”的意思,后面多有“可是”、“但是”相應(yīng):雖然。雖則。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 異體字 雖 漢英互譯 although、though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although, even if |
雖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雖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