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菖蒲
- 拼音táng chāng pú
- 注音ㄊㄤˊ ㄔㄤ ㄆ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唐菖蒲[ táng chāng pú ]
⒈ ?即菖蘭。鳶尾科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球莖為圓形,葉子劍形,全年開花,穗狀花序,有紅、黃、棕、藍(lán)、紫、白等色。我國各地廣泛栽植。球莖繁殖。供觀賞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菖蘭。鳶尾科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球莖為圓形,葉子劍形,全年開花,穗狀花序,有紅、黃、棕、藍(lán)、紫、白等色。我國各地廣泛栽植。球莖繁殖。供觀賞。
國語辭典
唐菖蒲[ táng chāng pú ]
⒈ ?植物名。鳶尾科唐菖蒲屬,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。葉形雍容如蘭,故俗稱為「劍蘭」或「福蘭」?;ㄉ珮O多,有黃色、紅色、粉色、白色、紫色、橙色……,少數(shù)品種具斑紋或鑲邊。為穗狀花序。國內(nèi)所產(chǎn)花卉八大金釵之一。
德語Gladiole (S)?
唐菖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唐 | táng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唐 táng(ㄊㄤˊ) ⒈ ?夸大,虛夸:荒唐。唐大無驗。 ⒉ ?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費)。 ⒊ ?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,堯所建。 ⒋ ?朝代名:唐代。唐詩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 ⒌ ?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(nèi)的大路。 ⒍ ?古同“螗”,指蟬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啺 塘 漢英互譯 T'ang 造字法 形聲 |
蒲 | pú | 艸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蒲 pú(ㄆㄨ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兩米。根莖長在泥里,可食。葉長而尖,可編席、制扇,夏天開黃色花(亦稱“香蒲”):蒲黃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絨。蒲扇。 ⒉ ?指“菖蒲”:蒲節(jié)。蒲月(指農(nóng)歷五月)。 ⒊ ?庵,用草蓋的圓形屋。 ⒋ ?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 ⒌ ?姓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浦聲 English type of rush; vine |
菖 | chāng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菖 chāng(ㄔㄤ) ⒈ ?〔菖蒲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水邊,地下有根莖,葉子形狀像劍,花穗像棍棒。根莖可作香料,又可作健胃藥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昌聲 English iris, sweet flag, calamus |
唐菖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唐菖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