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拒轍
- 拼音táng láng jù zhé
-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ㄐㄨˋ ㄓㄜˊ
- 繁體螳螂拒轍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螳螂拒轍[ táng láng jù zhé ]
⒈ ?猶螳臂當(dāng)車(chē)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螳臂當(dāng)車(chē)。
引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載文》:“及其申誥誓,降移檄,便稱(chēng)其智昏菽麥,識(shí)昧玄黃,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,臨戎賈勇猶螳螂之拒轍。此所謂厚顏也?!?/span>
螳螂拒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轍 | zhé | 車(chē) | 1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轍(轍) zhé(ㄓㄜˊ) ⒈ ?車(chē)輪壓的痕跡:覆轍。車(chē)轍。南轅北轍。 ⒉ ?車(chē)行的一定路線:上下轍。 ⒊ ?詩(shī)詞、歌曲、雜曲所押的韻:轍口。合轍押韻。 ⒋ ?辦法,主意:沒(méi)轍了。 ⒌ ?途徑,門(mén)路。 異體字 轍 漢英互譯 rhyme、rut 造字法 形聲:從車(chē)、省聲 English wagon ruts, wheel tracks |
螳 | táng | 蟲(chóng) | 1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螳 táng(ㄊㄤˊ) ⒈ ?〔螳螂〕昆蟲(chóng),全身綠色或土黃色,頭呈三角形,前腳呈鐮刀狀。捕食害蟲(chóng),對(duì)農(nóng)業(yè)有益,如“螳螳捕蟬,黃雀在后”。俗稱(chēng)“刀螂”;簡(jiǎn)稱(chēng)“螳”,如“螳臂當(dāng)車(chē)”(喻不自量力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蟲(chóng)、堂聲 English mantis |
螂 | láng | 蟲(chóng) | 1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螂 láng(ㄌㄤˊ) ⒈ ?〔螳螂〕見(jiàn)“螳”。 ⒉ ?〔蜣螂〕見(jiàn)“蜣”。 ⒊ ?〔蟑螂〕見(jiàn)“ 蟑”。 ⒋ ?〔螞( mǎ )螂〕見(jiàn)“螞2”。 異體字 蜋 造字法 形聲:從蟲(chóng)、郎聲 English mantis, dung beetle |
拒 | jù | 扌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拒 jù(ㄐㄨˋ) ⒈ ?抵擋,抵抗:拒守。拒敵??咕?。 ⒉ ?不接受:拒絕。拒諫(拒絕勸諫)。來(lái)者不拒。 ⒊ ?古同“矩”,方陣。 異體字 歫 漢英互譯 refuse、reject、repel、resist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巨聲 English ward off with hand, defend |
螳螂拒轍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螳螂拒轍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