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
- 拼音táo yuán
- 注音ㄊㄠˊ ㄩ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桃源[ táo yuán ]
⒈ ?“桃花源”的省稱。
⒉ ?指桃源洞。
⒊ ?宋時臨安縣嘉會門外泠水峪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桃源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
引證解釋
⒈ ?“桃花源”的省稱。參見“桃花源”。
引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br />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,益嘆身世拙。”
明 張煌言 《贈盧牧舟大司馬》詩:“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。”
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缺乏相當?shù)膴蕵?,賭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?!?/span>
⒉ ?指 桃源洞。參見“桃源洞”。
引唐 李涉 《贈長安小主人》詩:“仙路迷人應有術, 桃源 不必在深山?!?br />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恨因緣誤?!?/span>
⒊ ?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
引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“丹青明滅 風篁嶺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,游人多集焉。”
國語辭典
桃源[ táo yuán ]
⒈ ?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,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,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。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。后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。宋·陸游〈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〉詩四首之一:「寒日欲沉蒼霧合,人間隨處有桃源?!挂嘤靡员扔飨删?。也稱為「桃花源」、「世外桃源」、「武陵源」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一一·王者》:「然桃源仙人,不事劫掠;即劍客所集,烏得有城郭署哉!」
英語Taoyuan county in Changde 常德[Chang2 de2], Hunan, Taoyuan township in Kaohsiung county 高雄縣|高雄縣[Gao1 xiong2 xian4], southwest Taiwan, see 桃花源[tao2 hua1 yuan2]
德語Taoyuan (Ort in Hunan)? (Eig, Geo)?, weltentrücktes Idyll
桃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源 | yuán | 氵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源 yuán(ㄩㄢˊ) ⒈ ?水流所從出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發(fā)源。源遠流長。源頭。 ⒉ ?事物的根由:來源。資源。淵源。能源。起源。策源地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厵 漢英互譯 fountain、fountainhead 相關字詞 流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原聲 English spring; source, head; surname |
桃 | táo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桃 táo(ㄊㄠˊ) ⒈ ?落葉小喬木,品種很多,果實略呈球形,表面有短絨毛,味甜,有大核,核仁可入藥:桃兒。桃李(喻所教的學生)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實至名歸,尚事實,不尚虛名)。世外桃源(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)。 ⒉ ?形狀像桃子的:棉桃兒。 ⒊ ?指核桃:桃仁。桃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peach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兆聲 English peach; marriage; surname |
桃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桃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