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里
- 拼音tián lǐ
- 注音ㄊ一ㄢˊ ㄌ一ˇ
- 繁體田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田里(田裏)[ tián lǐ ]
⒈ ?田地和廬舍。
⒉ ?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。
⒊ ?指故鄉(xiāng)。
⒋ ?泛指鄉(xiāng)間,民間。
⒌ ?鄉(xiāng)民,百姓。
引證解釋
⒈ ?田地和廬舍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:“凡治野,以下劑致甿,以田里安甿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以田里安甿者,田則為百畮之田,里則五畮之宅。民得業(yè)則安,故云安甿也。”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所謂 西伯 善養(yǎng)老者,制其田里,教之樹畜,導其妻子,使養(yǎng)其老。”
隋 王通 《中說·立命》:“古者圣王在上,田里相距,雞犬相聞,人至老死不相往來,蓋自足也?!?/span>
⒉ ?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。 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:“豐卷 奔 晉。
引子產(chǎn) 請其田里,三年而復之,反其田里及其入焉?!?br />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去三年不反,然后收其田里?!?br />趙岐 注:“田,業(yè)也;里,居也。”
⒊ ?指故鄉(xiāng)。
引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:“黯 恥為令,病歸田里。”
唐 韋應物 《寄李儋元錫》詩:“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錢?!?br />宋 岳飛 《奏乞出師札子》:“使宗廟再安,萬姓同歡……臣之志愿畢矣,然后乞身歸田里,此臣夙夜所自許者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讓產(chǎn)立高名》:“弟兄相約,各將印綬納還,奔回田里,日奉其兄為山水之游,盡老百年而終?!?/span>
⒋ ?泛指鄉(xiāng)間,民間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如此諸賢,故為上品,以外率多田里間人,音辭鄙陋,風操蚩拙?!?br />宋 曾鞏 《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》:“自是以來,田里辨爭,歲時稅調(diào),始不勤遠?!?br />明 高啟 《審游贈陸彥達》:“僻居田里,無相與薰炙,以成其道。”
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水師》:“其陸軍則仿 德國 募民為兵,訓練三年,令歸田里,一旦有事,招之入伍。”
⒌ ?鄉(xiāng)民,百姓。
引宋 沉作喆 《寓簡》卷六:“比之事鞭箠以急稅賦,擾田里以督期會,則大異矣。”
清 龔自珍 《明良論一》:“遠方之士,未嘗到京師,擔笈數(shù)千里而至,樂瞻士大夫之氣象豐采,以歸語田里?!?br />陳衍 《元詩紀事·江西福建怨謠》:“不體圣天子撫綏元元之意,鷹揚虎噬,雷厲風飛,聲色以淫吾中,賄賂以緘吾口,閭閻失望,田里寒心。”
國語辭典
田里[ tián lǐ ]
⒈ ?田地和住宅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遂人》:「致甿以田里,安甿以樂昏。」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「去三年不反,然后收其田里?!?/span>
近田廬
⒉ ?故居、鄉(xiāng)里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二〇·汲黯傳》:「黯恥為令,病歸田里?!?br />《晉書·卷八〇·王羲之傳》:「雖不能興言高詠,銜杯引滿,語田里所行,故以為撫掌之資,其為得意,可勝言邪!」
德語auf dem Feld
田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田 | tián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田 tián(ㄊ一ㄢˊ) ⒈ ?種植農(nóng)作物的土地:田野。耕田。 ⒉ ?和農(nóng)業(yè)有關的:田家。田園。 ⒊ ?古同“畋”,打獵。 ⒋ ?古同“佃”,耕作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佃 畋 漢英互譯 cropland、farmland、fiel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ield, arable land, cultivated |
里 | lǐ | 里 | 7畫 | 基本字義 里(裏) lǐ(ㄌ一ˇ) ⒈ ?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 ⒉ ?街坊(古代五家為鄰,五鄰為里):里弄( lòng )。 ⒊ ?中國市制長度單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 ⒋ ?衣物的內(nèi)層:被里。 ⒌ ?內(nèi)部,與“外”相對,并引申為一定范圍以內(nèi):里外。心里。這里。那里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裏 裡 漢英互譯 inner、liner、lining、neighbourhood 相關字詞 外、表、面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unit of distance; village; lane |
田里的近義詞
田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