彤騶
- 拼音tóng zōu
- 注音ㄊㄨㄥˊ ㄗㄡ
- 繁體彤騶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彤騶[ tóng zōu ]
⒈ ?騎馬為達(dá)官貴人吆喝開(kāi)路的前導(dǎo)。身著紅衣紅帽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騎馬為達(dá)官貴人吆喝開(kāi)路的前導(dǎo)。身著紅衣紅帽,故稱。
引唐 褚亮 《和御史韋大夫喜霽之作》詩(shī):“白簡(jiǎn)光朝幰,彤騶出禁中?!?br />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彤騶》:“褚亮 詩(shī)‘彤騶出禁中’,蓋五伯戴紅帽以唱騶,自 唐 已然矣。 宋 人科甲給騶從歸第曰‘黃榜開(kāi)天上,彤騶出禁中’,本 褚亮 句也?!?br />《通雅·稱謂》:“彤騶即《南史》之絳騶,不自 唐 始也?!?/span>
彤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騶 | zōu | 馬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騶(騶) zōu(ㄗㄡ) ⒈ ?古代養(yǎng)馬的人(兼管駕車):騶卒。 ⒉ ?〔騶虞〕a.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仁獸,不食生物,亦稱“騶吳”、“騶牙”;b.古代掌管鳥(niǎo)獸的官吏。 ⒊ ?古代貴族的騎馬的侍從:騶從。騶騎。 異體字 騶 造字法 形聲:從馬、芻聲 English mounted escort; groom |
彤 | tóng | 彡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彤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紅色:彤管(①赤管筆,古代女史以此記事,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;②一說(shuō)是紅色管狀的初生之草)。彤云。彤庭(中國(guó)漢代皇宮以朱紅色漆中庭,后泛指皇宮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蚒 漢英互譯 red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red, vermilion; name of ancient |
彤騶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彤騶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