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罪
- 拼音tóng zuì
- 注音ㄊㄨㄥˊ ㄗㄨㄟ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同罪[ tóng zuì ]
⒈ ?同樣的罪行;同樣的罪名。
⒉ ?同樣的過失。
⒊ ?同樣論罪;同樣受到處罰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樣的罪行;同樣的罪名。
引《左傳·襄公六年》:“同罪異罰,非刑也。”
《后漢書·桓譚傳》:“一事殊法,同罪異論,姦吏得因緣為市?!?br />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江文蔚傳》:“同罪異誅,觀聽疑惑。”
⒉ ?同樣的過失。
引宋 米芾 《寄雪郎中彭紹》詩之二:“張顛 與 柳 頗同罪,鼓吹俗子起亂離?!?/span>
⒊ ?同樣論罪;同樣受到處罰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吾先君 文王,作僕區(qū)之法,曰:‘盜所隱器,與盜同罪。’”
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其見知而故不舉劾,各與同罪……其不見不知,不坐也。”
田漢 《謝瑤環(huán)》第五場:“你們休得猖狂,豈不聞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?!?/span>
國語辭典
同罪[ tóng zuì ]
⒈ ?相同的罪責(zé)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四回》:「擒獻(xiàn)者,賞千金,封萬戶侯,窩藏者同罪。」
例如: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?!?/span>
同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罪 | zuì | 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罪 zuì(ㄗㄨㄟˋ) ⒈ ?犯法的行為:犯罪。罪人。認(rèn)罪。有罪。罪惡。罪名。罪魁。罪行。罪證。罪責(zé)。罪孽(迷信的人認(rèn)為應(yīng)受到報(bào)應(yīng)的罪惡)。罪不容誅。 ⒉ ?過失,把過失歸到某人身上:功罪。罪愆。罪尤(“尤”,過失,罪過)。歸罪于人。 ⒊ ?刑罰:判罪。畏罪。待罪。請(qǐng)罪。 ⒋ ?苦難,痛苦:受罪。 異體字 辠 漢英互譯 sin、blame、crime、fault、guilt、pain、suffering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網(wǎng)、從非 English crime, sin, vice; evil; hardship 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(gè)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(xué)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(jì)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同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同罪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