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繩
- 拼音tuī shéng
- 注音ㄊㄨㄟ ㄕㄥˊ
- 繁體推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推繩[ tuī shéng ]
⒈ ?審問處治。
引證解釋
⒈ ?審問處治。
引《北齊書·酷吏傳·畢義云》:“前為 汲郡 太守 翟嵩 啟列:義云 從父兄 僧明 負官債,先任京畿長吏,不受其屬,立限切徵,由此挾嫌,數(shù)遣御史過郡訪察,欲相推繩?!?br />《梁書·張緬傳》:“緬 居憲司,推繩無所顧望,號為勁直?!?br />《舊唐書·許敬宗傳》:“若使嫌隙是實,即合據法推繩?!?/span>
推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推 | tuī | 扌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推 tuī(ㄊㄨㄟ) ⒈ ?手抵物體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動:推車。推搡。推拿。推倒。推敲。順水推舟。 ⒉ ?使用工具向前移動進行工作:推頭。推土。 ⒊ ?使事情開展:推廣。推行( xíng )。推動。推銷。 ⒋ ?進一步想,由已知之點想到其它:推及。推究。推導。推論。推測。推事。 ⒌ ?往后挪動(時間上):推延。推移。 ⒍ ?辭讓,脫卸:推讓。推卻。推委。推辭。 ⒎ ?舉薦,指出某人優(yōu)點:推許。推重( zhòng )。推舉。推崇。 ⒏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準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推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推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