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傳
詞語解釋
外傳[ wài zhuàn ]
⒈ ?指對儒家經(jīng)典的解釋性、補充性著作。
英biographical records not included in the histories;
⒉ ?舊指正史以外的人物的傳記。
英unauthorized biography; unofficial biography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經(jīng)學家稱廣引事語、推演本義的書為“外傳”,與專主解釋經(jīng)義的“內(nèi)傳”相對。如《春秋左傳》為內(nèi)傳,《國語》為外傳;《詩》有《韓詩外傳》,《春秋》又有《穀梁外傳》、《公羊外傳》等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案書》:“《國語》,《左氏》之外傳也。
引《左氏》傳經(jīng),辭語尚略,故復選録《國語》之辭以實?!?br />三國 吳 韋昭 《國語解敘》:“﹝ 左丘明 ﹞以為《國語》。其文不主於經(jīng),故號‘外傳’?!?br />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高定,貞公 郢 之子也。為《易》……著外傳二十三篇?!?/span>
⒉ ?傳記文的一種。為史書所不載的人物立傳;或于正史外另為作傳,記其遺聞逸事,都叫外傳。如《漢武外傳》、《飛燕外傳》等。
引宋 張齊賢 《<洛陽搢紳舊聞記>序》:“摭舊老之所説,必稽事實;約前史之類例,動求勸誡。鄉(xiāng)曲小辨,略而不書;與正史差異者,并存而録之,則別傳、外傳比也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二三回:“想畢,便走到書坊內(nèi),把那古今小説,并那 飛燕、合德、則天、玉環(huán) 的‘外傳’與那傳奇角本,買了許多,孝敬 寳玉?!?br />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人以行殊,藝由類別,亦各為傳,其附於文人名士者,雖頗似注,然亦以傳名。其數(shù)之相比,常有不同:曰列傳,言倫次也;曰匯傳,言會歸也;曰合傳,數(shù)人一傳也;曰別傳、外傳,一人數(shù)傳也;曰附傳,隸於他人也;曰託傳,假設(shè)其人,亦借以賦物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外傳[ wài zhuàn ]
⒈ ?稱正史以外的記載。如漢武外傳、飛燕外傳。
引《紅樓夢·第二三回》:「便走去到書坊內(nèi),把那古今小說并那飛燕、合德、武則天、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腳本買了許多來,引寶玉看?!?/span>
近別傳
⒉ ?不以解經(jīng)為主的注疏,相對于內(nèi)傳而言。
引漢·王充《論衡·案書》:「國語,左氏之外傳也。左氏傳經(jīng),辭語尚略,故復選錄國語之辭以實?!?/span>
外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外 | wài | 夕 | 5畫 | 基本字義 外 wài(ㄨㄞˋ) ⒈ ?與“內(nèi)”、“里”相對:外邊。外因。里應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 ⒉ ?不是自己這方面的:外國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⒊ ?指“外國”:外域。外賓。外商。 ⒋ ?稱母親、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 ⒌ ?稱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 ⒍ ?稱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⒎ ?關(guān)系疏遠的:外人。 ⒏ ?對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號(綽號)。外史(指正史 |
傳 | chuán zhuàn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傳(傳) chuán(ㄔㄨㄢˊ) ⒈ ?轉(zhuǎn)( zhuǎn )授,遞:傳遞。傳輸。傳戒。傳統(tǒng)。言傳身教。 ⒉ ?推廣,散布:宣傳。流傳。傳名。傳奇(a.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;b.中國明、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;c.指情節(jié)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)。 其他字義 傳(傳) zhuàn(ㄓㄨㄢˋ) ⒈ ?解說經(jīng)義的文字:經(jīng)傳。《左傳》。 ⒉ ?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:小傳。自傳。紀傳。傳記。傳略。樹碑立傳。 ⒊ ?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 |
外傳的近義詞
外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